金钗石斛丸

JIN CHAI SHI H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五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腎經 17%
胃經 13%
脾經 13%
膀胱經 12%
心經 10%
肺經 10%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肝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心經
肺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花椒,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 花椒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石斛性寒,搭配花椒可平衡藥性,避免寒涼傷胃,並增強藥效,更好地發揮其滋陰養胃、清熱生津的功能。

2. 行氣活血: 花椒還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金釵石斛丸中加入花椒,可以幫助藥效更好地流通,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胃部不適。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胡蘆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溫腎助陽,補精益髓:胡蘆巴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補精益髓的作用。石斛性微寒,偏於滋陰,與胡蘆巴搭配,可平衡藥性,使溫補之功更顯著,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精疲乏力等症狀。

2. 調和脾胃,增強體質:胡蘆巴亦有健脾和胃之效,能促進消化,提高食慾,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石斛則能滋陰養胃,二者配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整體康復。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增強體力: 巴戟天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固本的功效。金釵石斛丸主要用於滋陰養胃、生津止渴,但一些體虛者,可能伴隨腎氣不足、體力衰退等問題,加入巴戟天可協同石斛,改善腎虛,提升藥效。
  2. 協調藥性,溫和脾胃: 石斛偏寒,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脾胃虛寒。巴戟天性溫,可溫補脾胃,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使藥性更溫和,利於藥物的吸收和發揮效用。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地龍,主要考量其活血通絡、祛風止痙的功效。

地龍,即蚯蚓,性寒味鹹,入肝經、脾經。其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石斛滋陰潤燥之餘,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此外,地龍還有平肝熄風之效,可輔助石斛治療肝風內動、筋脈拘攣、抽搐痙攣等病症,提升藥效。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化痰止咳:蒼朮性溫燥,具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之效。石斛性寒,偏於滋陰潤燥,與蒼朮搭配,可避免石斛滋膩之性,有助於脾胃運化,促進藥物吸收,提升療效。
  2. 助石斛升清降濁:蒼朮能升清降濁,將脾胃之濕濁之氣下行,使石斛之清氣上行,共同達到滋陰降火,止咳化痰之目的。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脾胃,增強藥效: 烏藥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散寒之效。石斛性寒,滋陰生津,與烏藥配伍,可溫和其寒性,避免滋陰過度而損傷陽氣,同時促進脾胃運化,提升藥效。
  2. 促進藥物吸收: 烏藥具有行氣活血之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提高藥效,並減輕石斛對脾胃的寒性影響。

「金钗石斛丸」中的烏頭,是一種強效的溫經散寒藥材,具有顯著的止痛作用。烏頭常被用於治療因寒邪侵襲導致的關節疼痛、風濕痹痛等疾病,通過其溫經散寒的功效來緩解疼痛。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金釵石斛丸多用於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關節疼痛、瘙癢等症狀,羌活的加入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協同作用。
  2. 配合石斛滋陰養胃: 金釵石斛性寒,味甘,歸胃、腎經,具有滋陰養胃、生津止渴的功效。羌活則可以溫陽散寒,與石斛的滋陰養胃功效相輔相成,既可避免石斛寒性過強而損傷陽氣,又能使藥效更全面,達到陰陽調和之效。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茴香味辛、性溫,入肝、脾、腎經,具有理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石斛性寒,加入茴香可以中和其寒性,避免寒涼損傷脾胃,同時也能緩解石斛滋陰潤燥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寒凝氣滯,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2. 增強藥效:茴香與石斛相配,可以相互促進藥效。茴香的溫陽作用可以促進石斛的滋陰效果,使石斛更易於被機體吸收利用,達到更好的滋陰補腎、益精強壯效果。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石斛性寒,滋陰生津,但有時會出現水濕停滯的現象。加入赤小豆可有助於利水消腫,避免石斛滋陰過度,造成水濕內停。
  2. 健脾和胃: 赤小豆亦具健脾和胃之功效,可幫助脾胃運化,更好地吸收石斛的營養成分,提高藥效。

綜合而言,赤小豆的加入,可與石斛相輔相成,提升藥效,並避免藥性偏寒,使藥效更為穏定。

金釵石斛丸中包含馬藺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馬藺子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效。金釵石斛丸旨在滋陰清熱、養胃生津,而馬藺子可助其清熱利濕,並可解毒消腫,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二、 配伍增效: 馬藺子與金釵石斛等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其清熱利濕之性,可與石斛等滋陰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滋陰清熱效果,同時亦可減少單味藥物使用量,降低藥物副作用。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苦楝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燥濕:苦楝子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金釵石斛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口渴便祕,苦楝子加入其中,可輔助清熱燥濕,緩解熱症導致的津液不足。

二、瀉火解毒:苦楝子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亦有較好的療效。金釵石斛丸中常配伍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物,苦楝子的加入可加強清熱解毒的作用,促進瘡瘍癒合。

金釵石斛丸中包含石斛,主要原因如下:

  1. 石斛性味甘平,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胃生津之功效。 金釵石斛丸多用於治療陰虛津傷,口乾舌燥,胃陰不足等症狀,而石斛的滋陰生津功效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石斛為金釵石斛丸中重要藥材,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 金釵石斛丸中通常會搭配麥冬、生地等滋陰藥材,石斛與其配伍,可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陰生津、養胃生津的效果。

金釵石斛丸中加入大青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金釵石斛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口渴、咽喉腫痛、牙齦出血等症,而大青鹽的清熱解毒功效有助於緩解熱證,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2. 引藥入腎: 大青鹽味鹹,入腎經,能引藥入腎,增強藥物對腎臟的療效。金釵石斛丸中含有石斛等滋陰潤燥的藥物,大青鹽的引藥作用能使藥力更有效地作用於腎臟,達到滋陰補腎的效果。

主治功效


金釵石斛丸

**組成:**花椒、胡蘆巴、巴戟天、地龍、蒼朮、烏藥、烏頭、羌活、茴香、赤小豆、馬藺子、苦楝子、石斛、大青鹽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或棕黃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苦、微辣。

**功能主治:**滋補元氣,益氣養血,溫補腎陽。用於氣虛血虧,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腰膝酸軟,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產後虛弱,久病體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禁忌:**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慎用。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花椒: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2. 胡蘆巴: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平肝解毒、活血止痛、消腫散結、固精補腎、壯陽生精等功效。

  3.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4. 地龍:性微寒,味鹹,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濕、止痛、清熱瀉火、清熱利尿、止咳平喘、通經絡等功效。

  5. 蒼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6.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7. 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8.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9.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10.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歸心、小腸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健脾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

  11. 馬藺子:性微寒,味苦辛,歸肺、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散結、止痛等功效。

  12. 苦楝子:性苦、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等功效。

  13.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14. 大青鹽:性涼,味鹹,歸腎、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健脾、化痰軟堅、消腫散結、止痛等功效。

總結:

金釵石斛丸是補益中氣的代表方劑,具有益氣溫腎、補氣養血的功效,臨牀上用於治療氣虛血虧、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腰膝酸軟、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產後虛弱、久病體虛等症狀。

相關疾病


耳鳴嘴裡發苦腹痛氣喘胰臟炎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嘔吐胃下垂噯氣身體消瘦夜間盜汗容易健忘易感到驚嚇噁心反胃頭昏精神不佳昏迷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金钗石斛丸, 出處:《局方》卷五。 組成:川椒(去目,微炒出汗)4兩,胡蘆巴(炒)4兩,巴戟天(去心)4兩,地龍(去土,炒)4兩,蒼朮(去浮皮)16兩,烏藥16兩,川烏頭(炮,去皮臍)8兩,羌活(去蘆)8兩,茴香(炒)8兩,赤小豆8兩,馬藺子(醋炒)8兩,金鈴子(麸炒)8兩,石斛(去根)8兩,青鹽2兩。 主治:補五臟,和血脈,駐顔色,潤發進食,肥肌,大壯筋骨。主治:真氣不足,元臟虛弱,頭昏面腫,目暗耳鳴,四肢疲倦,百節酸疼,腳下隱痛,步履艱難,肌體羸瘦,面色黃黑,鬢發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繞臍刺痛,膝脛酸疼,不能久立,腰背拘急,不得俯仰,兩脅脹滿,水谷不消,腹痛氣刺,發歇無時,心懸噫醋,嘔逆惡心,口苦咽乾,吃食無味,恍惚多忘,氣促喘乏,夜夢驚恐,心忪盜汗,小便滑數,或水道澀痛,一切元臟虛冷之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