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霜丸

YU SHU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五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1%
肝經 20%
心經 11%
脾經 11%
肺經 7%
胃經 6%
大腸經 4%
膽經 4%
膀胱經 4%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玉霜丸中加入天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溫陽散寒,祛風止痛:天雄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可改善因寒邪入侵所導致的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同時,天雄也能祛風止痛,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疼痛,如腰痛、腿痛等,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天雄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可改善因腎虛所導致的陽痿、早泄、腰膝酸軟等症狀。此外,天雄亦能強筋健骨,對於因腎虛所導致的骨骼脆弱、腰膝無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總之,玉霜丸中加入天雄,旨在溫陽散寒、祛風止痛、補腎壯陽、強筋健骨,達到治療寒濕痹痛、腎虛腰痛等症狀的目的。

玉霜丸方劑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磁石性寒,入心、肝經,能清心火、瀉肝火,適用於心煩失眠、口渴咽乾、舌紅苔黃等熱症。
  2. 鎮驚安神: 磁石能平肝潛陽,鎮心安神,適用於神志不安、心悸怔忡、驚恐失眠等症。

玉霜丸以磁石為君藥,配合其他清熱瀉火、鎮驚安神的中藥,共同發揮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適用於熱病煩躁、神志不清等症。

玉霜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硃砂。硃砂,學名為硫化汞,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效用。在中醫理論中,硃砂被認為具有滋陰潤燥的特性,能夠有效地緩解由於陰虛所引起的熱象,如心煩、失眠等症狀。因此,在玉霜丸中添加硃砂,可以起到疏散熱邪、穩定情緒的作用。

此外,玉霜丸常用於治療一些內熱過旺的病症,這些病症往往伴隨著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情況。硃砂的加入不僅能改善這些不適,還能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故而,硃砂在玉霜丸中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不僅體現了中藥方劑組成的互補性,也彰顯了中醫對於疾病辯證施治的獨特觀點。

玉霜丸中包含澤瀉,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玉霜丸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小便不利、水腫、黃疸等病症,而澤瀉正好能利水滲濕,將體內濕熱之邪排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澤瀉還兼具清熱解毒的作用,可配合其他藥物清熱解毒,使治療效果更佳。

玉霜丸方劑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通絡: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其活血通絡之效,能改善血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治療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各種病症,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
  2. 利水消腫: 川牛膝具有利水消腫之功,能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減輕水腫,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綜上所述,川牛膝在玉霜丸方劑中,起到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功效。

玉霜丸中加入石斛,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石斛性寒味甘,具有滋陰生津、清熱除煩的功效。玉霜丸常用於治療陰虛燥熱、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而石斛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緩解這些症狀,起到養陰清熱的作用。

2. 益胃生津: 石斛還有益胃生津的作用,可以促進胃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的患者也有一定的幫助。玉霜丸中加入石斛,可以起到滋陰益胃、清熱生津的作用,更好地緩解患者的病症。

玉霜丸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潤腸通便: 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腎、膀胱經,具有滋陰補腎、潤腸通便之功效。玉霜丸主要針對陰虛火旺、腎虛精虧、腸燥便祕等症,肉蓯蓉的滋陰補腎功效可以緩解陰虛,潤腸通便功效可以改善便祕症狀,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玉霜丸中其他藥材如生地黃、麥冬等,也具有滋陰降火之效。肉蓯蓉與之搭配,可以增強滋陰補腎效果,並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潤燥通便的作用,使藥效更佳。

玉霜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巴戟天,這一成分的選擇與其療效密切相關。巴戟天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因腎虛引起的各類症狀,如疲勞、腰膝酸軟等。中醫理論認為,腎藏精、主生長發育,且與人體的生理活動息息相關,因此腎虛容易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在玉霜丸的方劑中加入巴戟天,能增強整體方劑的補腎效果,促進氣血的運行,從而改善患者的臨牀表現。此外,巴戟天還能與其他成分協同作用,提升藥效,使整體方劑的療效更為突出。由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巴戟天不僅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臨牀,還引起了現代藥理學的研究興趣,為中藥的現代化提供了科學依據,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方劑中的重要地位。

玉霜丸方劑中含有茴香,主要原因有二: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其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寒邪侵襲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玉霜丸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而茴香的溫中散寒之性可以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2. 促進消化,增進食慾: 茴香還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玉霜丸中常常含有其他滋補類藥物,而茴香可以輔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提高藥效。

總之,茴香在玉霜丸方劑中起著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促進消化等作用,有助於治療婦科疾病,並且能提高藥效。

玉霜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功效。玉霜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肉桂能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助藥力: 玉霜丸中常含有其他性質偏寒的藥物,加入肉桂可以起到引導藥力、溫通經絡的作用,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因此,肉桂在玉霜丸中的加入,不僅能溫陽散寒,緩解疼痛,還能助藥力,提高藥效。

玉霜丸方劑中加入韭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韭根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一些熱毒熾盛、腫毒初起、或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等病症,加入韭根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行氣活血: 韭根還有行氣活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瘀血。對於一些因氣血瘀滯所致的腫痛、疼痛等病症,加入韭根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總之,玉霜丸中加入韭根,是根據其清熱解毒、行氣活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腫毒初起、或因氣血瘀滯所致的腫痛等病症。

玉霜丸中包含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血安神之效。玉霜丸多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遺精、早洩、腰膝痠軟等症狀,菟絲子可補腎精,固精氣,從根本上改善腎虛問題。
  2. 滋陰潤燥:菟絲子亦有滋陰潤燥之效,可改善腎陰不足所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玉霜丸中常配合其他滋陰潤燥的藥材,如麥冬、生地等,共同發揮滋陰補腎的作用。

總而言之,菟絲子在玉霜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補腎益精和滋陰潤燥,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玉霜丸方劑中包含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平肝潛陽,鎮驚安神: 牡蠣味鹹性寒,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鎮驚安神之功效。牡蠣能平息肝陽上亢,穩定神經系統,對於因肝陽上亢導致的失眠、心悸、煩躁不安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2. 軟堅散結,化痰止咳: 牡蠣還具有軟堅散結、化痰止咳的功效。牡蠣能軟化和消除體內積聚的痰濕,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玉霜丸中加入紫梢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紫梢花性涼,味苦,歸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玉霜丸主要針對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紫梢花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血功效。
  2. 疏散風熱,止咳化痰: 紫梢花亦可疏散風熱,止咳化痰。玉霜丸中常加入其他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藥物,紫梢花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功效,從而更好地治療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咳嗽、咯血等症。

玉霜丸方劑中包含木賊,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藥理作用:

  1. 清熱解毒: 木賊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瘡瘍腫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玉霜丸常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木賊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抑制皮膚炎症。
  2. 止血生肌: 木賊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燒傷等。玉霜丸中加入木賊,一方面可幫助止血,另一方面可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傷口修復。

玉霜丸中加入鹿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補腎,益精填髓: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痠軟、精氣不足等症狀,鹿茸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玉霜丸中加入鹿茸,可以溫補腎陽,提高腎氣,進一步增強藥效。
  2. 促進細胞生長,改善組織再生: 鹿茸富含多種活性物質,例如鹿茸膠原蛋白、鹿茸多肽等,具有促進細胞生長、修復組織損傷、改善組織再生等作用。玉霜丸主要針對女性月經不調、經期疼痛等症狀,而鹿茸的這些特性有助於改善子宮內膜及其他組織的修復能力,進一步改善女性生殖系統健康。

玉霜丸方劑中包含龍骨,主要原因有二:

  1. 鎮驚安神: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鎮驚安神、斂汗止血之效。對於因心神不寧、驚悸失眠、多夢易醒等症狀,龍骨能起到鎮定心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2. 固澀止汗: 龍骨還具有固澀止汗的功效,對於盜汗、自汗等症狀,龍骨能起到收斂固澀、減少汗液分泌的作用。

因此,玉霜丸中加入龍骨,可起到鎮驚安神、固澀止汗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玉霜丸方劑中加入黑豆,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補腎: 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活血化瘀的功效。玉霜丸多用於治療腎陰虛所致的各種病症,如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遺精早洩等,黑豆可有效補充腎陰,改善腎虛症狀。
  2. 潤燥通便: 黑豆富含纖維素,能潤腸通便,有助於改善因腎陰虛引起的便祕等症狀。同時,黑豆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提供營養,增強體質,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玉霜丸

成分:天雄,磁石,硃砂,澤瀉,川牛膝,石斛,肉蓯蓉,巴戟天,茴香,肉桂,韭根,菟蕬子,牡蠣,紫梢花,木賊,鹿茸,龍骨,黑豆

主治功效

真氣虛弱疲憊,下腹部受到損傷,肚臍以下的部位堅硬緊繃,腰部和腳部疼痛,精神睏倦,臉色枯萎,或因失血而盜汗,精液外漏,大便稀溏,小便次數頻繁且清澈,肌肉消瘦,陽痿不舉。

牛膝

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磁石

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

龍骨

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

鹿茸

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

木賊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退翳、止血、透疹等功效。

牡蠣

具有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肉蓯蓉

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

肉桂

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治療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

石斛

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菟蕬子

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茴香

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澤瀉

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硃砂

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

黑豆

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胃、解毒、活絡止痛、利水滲濕等功效。

巴戟天

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結論

玉霜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腎壯陽、活血化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真氣虛弱疲憊,下腹部受到損傷,肚臍以下的部位堅硬緊繃,腰部和腳部疼痛,精神睏倦,臉色枯萎,或因失血而盜汗,精液外漏,大便稀溏,小便次數頻繁且清澈,肌肉消瘦,陽痿不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粉霜半兩,半夏(薑汁浸一宿)1兩。
上為末,白糊為丸,如芥子大。
每服3歲3丸,薑汁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遺精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嗜眠症(嗜睡症)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男性勃起障礙咳嗽腹瀉身體消瘦夜間盜汗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玉霜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組成:砒霜(研細如粉)2兩,黃蠟1兩。 主治:水瀉白痢,小腹疼痛。

玉霜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七引《全嬰方》。 組成:粉霜半兩,半夏(薑汁浸1宿)1兩。 主治:小兒咳嗽涎盛,咽喉不利。

玉霜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七。 組成:半夏(湯洗7遍,去滑)2兩,滑石(研)2兩,寒水石(煅,研)4兩,白礬(飛過)1兩半,白附子(生用)1兩。 主治:清頭目,利咽膈。主治:風痰。

玉霜丸, 出處:《局方》卷五。 組成:天雄10兩(長大者,以酒浸7日了,掘1地坑,以半稱炭火燒坑通赤,速去炭火令淨,以醋2升潑于地坑內候乾,乘熱便投天雄在內,以盆合土擁之,經宿取出,去皮臍),磁石(醋淬7次,更多爲妙)2兩,朱砂(飛研)2兩,澤瀉(洗,酒浸1宿,炙)2兩,牛膝(去苗,酒浸,焙乾)2兩,石斛(去根,炙)2兩,蓯蓉(去皮,酒浸1宿,炙乾)2兩,巴戟(穿心者)2兩,茴香(炒)1兩,肉桂(去粗皮)1兩,家韭子(微炒)5兩,菟絲子(酒浸1伏時,蒸過,曬乾,杵,羅爲末,去輕浮者)5兩,牡蠣(火煅,搗爲粉)3兩,紫梢花(如無,以木賊代之)3兩,鹿茸(用麻茸連頂骨者,先燎去毛令淨,約3寸以來截斷,酒浸1伏時,慢火炙令脆)半兩,白龍骨1斤(粘舌者,細研如粉,以水飛過3度,日中曬乾,用黑豆1鬭,蒸1伏時,以夾絹袋盛,日曬乾)。 主治:續骨聯筋,秘精堅髓,延年保命,卻老還童,安魂定魄,換肌秘氣,輕身壯陽,益夀住世;常服補真氣,壯陽道。主治:真氣虛憊,下焦傷竭,臍腹弦急,腰腳軟痛,精神困倦,面色枯槁,或亡血盜汗,遺瀝失精,大便自利,小便滑數,肌肉消瘦,陽事不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