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

紫菜

ZI CAI

  • 英文名稱: Laver
  • 別名:子菜,索菜,紫英
  • 來源:主要為紅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葉狀體。
  • 道地藥材:廣東, 遼寧, 山東, 江蘇, 浙江, 福建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02-05

紫菜的傳統功效


1. 清熱利尿

紫菜性味鹹寒,從中醫角度觀之,其鹹味入腎,寒性能清熱瀉火。其清熱利尿之效,主要體現於透過其寒涼之性,清理體內鬱積之熱邪,尤其擅於瀉下膀胱之濕熱。此物能引熱下行,使濕熱之邪隨小便排出,故對於小便不利、淋瀝澀痛、或因濕熱內蘊所致的水腫、肢體浮腫等症狀,確有良效。其利水作用,有助於身體排出多餘水液,減輕水濕內停之弊。

2. 化痰軟堅

紫菜在中醫藥學中,其化痰軟堅的功效根植於其獨特的性味歸經。紫菜性味鹹、寒,歸肺、脾、肝、腎經。

「鹹能軟堅」,這是中醫藥味理論的重要原則之一。鹹味具有滲透、軟化結塊的特性,因此紫菜能針對體內因痰濕、氣滯瘀結而形成的硬塊、腫物發揮作用,例如「瘿瘤」(甲狀腺腫大)便是其常見應用之一。古代醫家常藉其鹹味來消散鬱結,令堅硬之物逐漸軟化消散。

至於「化痰」,紫菜的寒性有助於清熱化痰,對於因痰熱鬱結所致的諸多病症具有調理作用。痰在中醫不單指呼吸道分泌物,更是指身體內部津液代謝失常而形成的病理產物,可凝聚成形,阻滯氣機,形成結節或腫塊。紫菜透過其寒涼之性,清理內熱,結合鹹味的軟化作用,能協助消解這些無形或有形的痰結。因此,紫菜化痰軟堅並非僅針對單一器官,而是廣泛作用於因痰瘀結聚引起的各種症狀。

紫菜的現代功效


1. 預防骨質疏鬆

紫菜作為海洋植物,其豐富礦物質使其在預防骨質疏鬆方面展現顯著潛力。此功效主要歸因於高含量鈣質與鎂質,兩者皆為維持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

首先,紫菜的鈣質含量相當可觀。每100公克約含116毫克,遠超牛奶鈣質含量十倍以上。鈣是構成人體骨骼與牙齒的主要結構成分;充足攝取能有效維持骨密度、強化骨骼結構。長期鈣質攝取不足會導致骨質流失,最終發展為骨質疏鬆症。紫菜提供高量鈣質,有助骨骼正常礦化,鞏固其健康,預防骨質流失。

其次,紫菜亦富含鎂質。每100公克約含177毫克,顯著高於牛奶鎂質含量三倍以上。鎂是人體骨骼中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約50%至60%存於骨骼。它不僅參與骨骼形成,更在維持骨細胞功能、促進骨骼生長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鎂能影響骨骼鈣代謝,並直接影響骨骼晶體結構,確保穩固性與彈性。足夠的鎂攝取對於預防骨質疏鬆至關重要,能協同鈣質維護骨骼強健。

綜上,紫菜透過高鈣高鎂的獨特營養組成,為骨骼提供全面礦物質支持。這些礦物質協同作用,促進骨骼形成與修復,維持正常代謝,從而有效提升骨質密度,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2. 抗菌抗病毒

紫菜蘊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賦予其顯著的抗菌與抗病毒藥理功效。在抗菌方面,紫菜中的斑藻素(Porphyra-334)、藻膽脂素(Porphyra-335)以及紫菜膠(Porphyran)等化合物,展現出廣泛的抗菌活性。這些成分能夠有效抑制多種病原菌的生長,例如對常見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沙門氏菌等,均顯示出明顯的抑制作用,透過干擾細菌的細胞壁合成或代謝途徑來阻礙其繁殖。

在抗病毒層面,紫菜的潛力同樣引人注目。其中,富含的紫菜膠(Porphyran)等多醣體,被證實具有強大的抗病毒活性。這些特定多醣體能夠干預病毒的生命週期,特別是透過抑制病毒的複製過程來發揮作用。研究顯示,紫菜提取物對於多種病毒具有潛在的抑制效能,包括常見的流感病毒、導致感染的皰疹病毒,甚至針對艾滋病毒(HIV)的複製亦表現出一定的抑制潛力。這種基於天然多醣體阻斷病毒增殖的機制,揭示了紫菜在對抗複雜病毒性疾病方面的潛在價值。紫菜這些固有的藥理特性,使其不僅被視為營養豐富的食材,更具備在食品、醫藥及化妝品等多元領域的應用潛力。

3. 抗腫瘤

紫菜作為一種常見食材,其在抗腫瘤藥理方面展現出值得關注的潛力。研究指出,紫菜蘊含豐富的抗氧化物質,這些成分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異常增殖,從而對癌症的預防及輔助治療發揮積極作用。其抗腫瘤功效的核心機制之一,在於其所含的大量硫酸多糖。此類多糖具有顯著的生物活性,能直接阻礙腫瘤細胞的生長與繁殖,並能主動誘導癌細胞進入程序性死亡,即細胞凋亡。此外,硫酸多糖還具備提升宿主整體免疫功能的能力,透過強化身體自身的防護機制來對抗腫瘤進程。進一步的藥理分析揭示,紫菜中獨特的脂多糖(LPS)與巖藻多糖(APP)亦是其抗腫瘤活性的重要貢獻者。脂多糖能夠有效激活巨噬細胞,增強其吞噬腫瘤細胞的能力,藉此達到抑制癌細胞擴散的目的。而巖藻多糖則被證實能多方面發揮作用,不僅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更能有效阻止癌細胞的轉移,同時誘發腫瘤細胞凋亡,顯示其在腫瘤防治中的多重靶點作用。這些天然化合物的協同作用,共同構成了紫菜在抑制惡性細胞增長方面的潛在藥理基礎。

4. 抗凝血

紫菜在藥理上展現出顯著的抗凝血功效,此一特性主要歸因於其富含的硫酸多糖成分。硫酸多糖是紫菜中一種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它透過多重機制發揮其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

首先,硫酸多糖能夠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血小板在血液凝固過程中扮演著啟動細胞團塊形成的核心角色。透過干預血小板的活化與聚集,硫酸多糖能從源頭上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其次,該成分還能降低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的濃度。纖維蛋白原是凝血反應中的關鍵蛋白質,它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轉化為纖維蛋白,進而形成穩定的血凝塊。降低其濃度,直接削弱了血液凝固的能力,從而顯著降低了血管內血栓形成的風險。

這些抗凝血機制已獲得多項研究的證實。例如,有研究指出,每日攝取十克紫菜,即能有效降低實驗對象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同時延長血液的凝固時間,這直接證明了其在體內的抗凝效果。另一項研究則進一步闡明,紫菜提取物不僅抑制了血小板聚集,還在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及膽固醇濃度方面展現出積極作用。

紫菜的硫酸多糖除了直接影響凝血因子外,透過調節血脂(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亦能間接改善血液黏稠度,進一步促進血液流動性。這對於預防和治療如心血管疾病等與血栓形成密切相關的病症,提供了額外的潛在益處。綜合來看,紫菜所含的硫酸多糖成分,以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纖維蛋白原濃度以及調節血脂的作用,共同構建了其在抗凝血領域的藥理學基礎。

5. 降血壓

紫菜在探討其對血壓的潛在效益時,展現出多重藥理學機制。首先,其豐富的礦物質含量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尤以鉀為重要,能協助平衡體內鈉含量並促進其排出,從而有助穩定血壓。鎂則參與維持血管舒張,進而降低周邊血管阻力;鈣質雖以骨骼健康聞名,但在心血管功能調節上亦扮演角色,有助於血壓的正常維持。

其次,紫菜中獨特的藻類多糖,如褐藻醣膠(fucoidans),被研究指出可能具備降血壓的活性,例如透過抑制血管收縮素轉化酶(ACE)的活性,此酶是血壓調節的重要因子。

再者,紫菜所含的類胡蘿蔔素作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能有效對抗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害,維護血管壁的完整性與彈性,進而有利於血壓的穩定。此外,紫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某些有益的心血管脂肪酸種類,可能透過改善血管功能和降低炎症反應來發揮降血壓作用。紫菜對於血壓的調控潛力,綜合體現於其多樣的營養成分與生物活性物質的協同效應。

6. 降血脂

紫菜,這種海洋植物,因其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在維持心血管健康、特別是降血脂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藥理潛力。

首先,紫菜擁有豐沛的膳食纖維。這些纖維進入消化道後,能有效吸附並結合腸道內的膽固醇,猶如海綿般減少其被腸壁吸收的機會。此機制直接有助於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水平,從而對血脂管理產生積極影響。

其次,紫菜中的牛磺酸(Taurine)亦是關鍵成分之一。牛磺酸被證實能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肝臟,調節膽固醇的合成與分解,進而達到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效果。此外,紫菜內含豐富的葉酸(Folic Acid)。葉酸在體內參與多種代謝過程,其中之一便是促進膽汁的分泌。膽汁在消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乳化脂肪,並協助膽固醇的正常代謝與排出。透過加速膽固醇的代謝路徑,葉酸間接有效地協助了血脂的調節。

綜合來看,紫菜透過膳食纖維的物理吸附、牛磺酸的調節作用以及葉酸促進膽汁分泌以加速膽固醇代謝等多重路徑,共同作用以維護體內的血脂平衡。

7. 改善消化系統

紫菜作為一種常見的海藻,在改善人體消化系統功能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藥理效益。其核心作用機制歸因於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含量,這些纖維可細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大類。

非水溶性纖維,如纖維素和木質素,在腸道中不被消化吸收,能顯著增加糞便體積,促進其形成與通過。這有助於刺激腸壁,增強腸道蠕動(又稱蠕動波),加速食物殘渣與代謝廢物的排出。從而有效預防和緩解便祕,減少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降低腸道毒素積累的風險。

另一方面,紫菜所含的水溶性纖維,如海藻酸和果膠,在水中能形成黏稠的凝膠狀物質。這種特性不僅能軟化糞便,使其更易於排出,對於改善糞便乾燥、排便困難的情況尤為有益。更為關鍵的是,水溶性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群的重要「益生元」來源。當這些纖維抵達大腸時,會被腸道內健康的微生物發酵利用,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例如丁酸、乙酸和丙酸。

短鏈脂肪酸對腸道健康具有多重藥理作用。丁酸是大腸細胞主要的能量來源,有助於維持腸黏膜的完整性和屏障功能,抵禦病原體和毒素的入侵。此外,SCFAs還具有潛在的抗炎作用,有助於調節腸道免疫反應,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綜上所述,紫菜中的膳食纖維通過其物理(增體積、助蠕動)和生物化學(益生元、產SCFAs)雙重機制,全方位地優化了消化系統的功能,促進腸道健康。

8. 抗氧化

紫菜在藥理學上具備顯著的抗氧化效能。其豐富的營養構成中蘊含多種天然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β-胡蘿蔔素與其他多樣的類胡蘿蔔素。這些活性成分協同作用,能夠有效地捕捉並清除體內過剩的自由基。自由基是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不穩定分子,會對細胞造成氧化應激並引發損傷。透過中和這些具破壞性的物質,紫菜有助於維持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從而保護細胞免受持續性的氧化壓力。這種保護作用對於減緩細胞老化過程,以及降低因長期氧化損傷累積而增加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具有關鍵意義。

多項科學研究進一步佐證了紫菜提取物的強大抗氧化活性。在嚴謹的實驗室測試中,紫菜提取物被證明能夠顯著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這是一個廣泛發生於生物體內、導致細胞膜損傷的關鍵過程。同時,它亦能有效減少細胞因氧化作用所導致的其他形式損害。除了對細胞的直接保護作用外,紫菜中所含的這些抗氧化劑也被觀察到對心血管健康具有積極的潛在益處。例如,它們能夠幫助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從而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上發揮其藥理作用。

9. 降膽固醇

紫菜因其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在調節血脂、尤其是降低膽固醇方面,展現出其獨特的藥理潛力。其所含的植物纖維是降膽固醇的關鍵,能有效阻止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特別是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與膽汁酸結合,促使其從糞便中排出,迫使肝臟耗用血液中的膽固醇來合成新的膽汁酸,從而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

此外,紫菜亦富含牛磺酸,該成分能輔助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其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即「壞膽固醇」)的水平,同時提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即「好膽固醇」)的含量,有助於清除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紫菜同時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和E,這兩種強效抗氧化劑能有效減少膽固醇的氧化,從根本上預防其在血管壁上的沉積,進而降低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再者,紫菜中的葉酸有助於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過高的同型半胱氨酸被視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透過抑制其升高,亦能間接保護心臟健康。

10. 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

紫菜作為一種海洋植物,其營養成分豐富多元,尤以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傲人,為人體多方面健康提供裨益。

其中鈣、鐵、鎂、鋅等微量元素,共同協作,為人體提供全面的支持。鈣質不僅是構成堅固骨骼與牙齒的基礎,更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鐵質則對預防貧血、提升身體體力及強化免疫系統至關重要。鎂的參與有助於放鬆肌肉、改善睡眠品質並預防夜間抽筋。鋅元素則能顯著增強免疫力、加速傷口癒合,同時亦對維持皮膚健康具正面效益。

在維生素方面,紫菜亦羅列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A對維護良好視力、增強免疫力、以及預防感冒具有積極作用。維生素C以其強效的抗氧化特性,不僅能全面提升免疫機能,亦對維護心血管健康有所裨益。維生素K則在血液凝固機制中扮演關鍵角色,能有效預防異常出血。此外,紫菜富含的碘對於維持甲狀腺功能正常運作、促進新陳代謝及進一步提升免疫力至關重要。綜合而言,紫菜所提供的豐富礦物質與維生素,為人體多個生理系統提供基礎保障,從骨骼結構、血液循環到免疫防線,均能見其顯著助益。

11. 豐富的蛋白質

紫菜以其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在營養學上展現多重效益,尤其對人體生理機能具有顯著的藥理作用。作為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它提供構成組織、酶和激素的基礎,對於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

首先,紫菜中的蛋白質是細胞生長與修復的必需營養素。它不僅能促進肌肉組織的健康生長,對體能恢復與維持扮演關鍵角色,同時亦能加速創傷癒合過程。此蛋白質特性對於組織損傷後的恢復期尤其重要,有助於提升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

其次,紫菜中的蛋白質對心血管健康具有保護作用。此蛋白質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酸酯水平,從而顯著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病及中風。此外,其蛋白質成分亦被發現能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的活性,這是一種參與血壓調節的關鍵酶。透過抑制ACE,紫菜蛋白質有助於降低血壓,進而預防高血壓及其可能引發的冠心病、中風及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再者,紫菜蛋白質對於提升免疫功能具有正面影響。它能刺激淋巴細胞和抗體的生成,增強身體抵抗病毒和細菌感染的能力,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禦屏障。最後,此蛋白質亦能促進新陳代謝,輔助身體更有效地燃燒脂肪和卡路里。這不僅有助於體重管理與維持健康的體態,也間接支持整體能量平衡與代謝效率。紫菜的蛋白質,無疑在多方面對人體健康發揮著深遠而積極的作用。

12. 降血糖

紫菜在控制血糖方面的功效,主要源於其極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含量。相較於常見蔬菜,紫菜的膳食纖維密度顯著更高。例如,僅一小片約3克的紫菜,其膳食纖維含量便可媲美約60克高麗菜所提供的總量,顯示其在纖維攝取上的高效性。

這種高纖特性在攝食後發揮關鍵作用。膳食纖維能有效減緩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傳輸速度,特別是延緩胃部排空及小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透過此機制,紫菜有助於平穩餐後血糖的上升曲線,避免血糖值在進食後迅速大幅飆升。這對於維持血糖穩定性至關重要,進而有助於預防與高血糖相關的生活習慣病發生。

臨床觀察亦指出,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飯前適量飲用紫菜湯,不僅能起到滋養腸胃之功,更展現了顯著的降糖效果,尤其是在抑制餐後血糖驟升方面。部分研究甚至提及,其對正常空腹血糖亦能產生一定程度的降低作用。整體而言,紫菜以其獨特的膳食纖維優勢,為血糖管理提供了一種天然且有效的膳食策略。

紫菜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紫菜注意事項重點:

  1. 過量食用易脹氣。
  2. 過量食用易腹痛、脹氣、吐白沫。
  3. 飲用少量熱醋可緩解過量食用後的不適症狀。

紫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腳氣病心內膜炎尿道炎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甲狀腺腫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睡眠障礙咳嗽全身性水腫損傷貧血心臟病糖尿感冒低血壓糖尿病皮疹紅疹皮膚搔癢耳朵癢小便疼痛鼻部疼痛牛皮癬肺炎帶狀疱疹濕疹面部搔癢顳顎關節痛子宮發炎異位性皮膚炎慢性肝炎卵巢炎中耳炎大便膿血黃帶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