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見穿

石見穿

SHI JIAN CHUAN

  • 英文名稱:Salvia chinensis Benth. Chinese Sage Herb, Herb Of Chinese Sage
  • 別名:烏沙草,大發汗,山縫拿,五鳳花,活血草,小丹參,田芹菜,紫丹花,月下紅,紫參,墨面風,石打穿,半枝蓮,華鼠尾草,黑面風,紅根參,石大川
  • 藥品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華鼠尾草的全草。採收和儲藏:開花期採割全草,鮮用或曬乾。
  • 道地藥材:雲南, 四川, 廣東, 廣西, 安徽, 江蘇, 江西, 湖南, 湖北
  • 生長環境:山坡, 路旁, 草叢, 田野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石見穿的傳統功效


1. 散結消腫

石見穿,味辛,性涼,歸肺、肝經。具有散結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瘰癧,瘡腫,乳癰,帶狀皰疹等疾病。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石見穿含有石見穿素,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腫瘤的作用。

2. 清熱利濕

石見穿,味苦、性寒,歸胃、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涼血止痢的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石見穿,味苦、性寒,入胃、膀胱二經。主治濕熱黃疸、熱毒血痢、淋痛、帶下等症。」

石見穿清熱利濕的機理,是通過其苦寒之性,清瀉濕熱,利尿通淋。此外,石見穿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毒蛇咬傷等症。

3. 活血化瘀

石見穿活血化瘀之功,乃其入血分之證。血得行而諸疾自消。蓋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石見穿活血化瘀,即通過行氣來活血。故臨牀上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等婦科疾病,以及瘀血阻絡所致的胸痹、心痛、腹痛、脅痛、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病症。

4. 清熱利尿

石見穿,入腎經、膀胱經。

其性寒、味鹹,有清熱利尿之功。

用於熱淋、癃閉、尿血、水腫等症。

石見穿性寒,能清熱瀉火;味鹹,能入腎利尿。

故能清熱利尿,用於熱淋、癃閉、尿血、水腫等症。

5. 利水滲濕

石見穿,味辛、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通淋之功。可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淋漓澀痛等症。

「利水滲濕」是指促進水液代謝,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消除水腫的功效。石見穿性寒,寒能清熱,熱去則濕化,故能利水滲濕。此外,石見穿還能清熱通淋,利尿排石,故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淋漓澀痛等症。

6. 利水消腫

石見穿,味辛、鹹,性寒。歸肺、腎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等功效。

利水消腫的機理為:

  1. 藥性辛散,善於發散水濕,利尿消腫。
  2. 藥性寒涼,清熱化濕,消腫利尿。
  3. 藥性收斂,固澀止瀉,收斂小便,防止水腫加重。

常用於治療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症狀。

7. 清熱瀉火

石見穿,一名蛇含石,味辛、苦、寒,入心、小腸、膀胱經,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散瘀消腫之功效。

其清熱瀉火之功,乃因其辛散苦寒之性,能清心瀉火,涼血解毒。故可用於治療熱性病、瘡瘍腫毒、咽喉腫痛、丹毒等症。其散瘀消腫之功,乃因其辛散苦寒之性,能活血化瘀,消腫散結。故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瘡瘍腫毒等症。

石見穿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石見穿的注意事項

石見穿性味辛溫,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不宜服用。石見穿有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會引起中毒,因此服用石見穿時要注意用量。

石見穿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中藥,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石見穿的食用方法簡單,可以煎水服用,也可以泡茶飲用。石見穿有一定的毒性,孕婦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會引起中毒。

石見穿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月經腹痛白帶子宮崩漏慢性肝炎乳房腺體瘤甲狀腺腫痲風 [漢生氏病]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胃腸出血子宮頸炎月經稀少暴食症黃疸全身酸痛四肢感到疼痛四肢關節疼痛吞咽障礙赤白帶大便出血月經不調乳腺炎腎炎

石見穿含有的化學成分


甾醇(sterols), 氨基酸(aminoacids), 水蘇糖(Stachyos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