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功勞根的傳統功效
1. 消腫解毒
中藥十大功勞根,別稱土牛膝、打麻根,具有消腫解毒之效。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瘡瘍、濕疹等皮膚疾患,亦有消腫解毒、清熱涼血之效。
2. 清熱燥濕
十大功勞根,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燥濕之功。適用於濕熱痢疾、腹瀉、黃疸等症。
3. 燥濕
十大功勞根,性苦、辛,溫。歸肝、脾、腎經。具有燥濕健脾,舒筋活絡,散瘀止痛之效。用於濕痺疼痛,筋骨痠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水腫,黃疸,腸炎,痢疾等證。
「燥濕」指去除濕邪。濕邪是中醫病因之一,多因外感濕邪或脾虛運化失職,導致濕邪停留體內,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十大功勞根辛溫燥熱,具有祛除濕邪的作用。
4. 清熱瀉火
十大功勞根,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之功。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十大功勞根清熱瀉火之功甚著,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之證,如熱毒瘡瘍、肺熱咳嗽、腸胃積熱、洩瀉痢疾等。其涼血解毒之功亦佳,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之證,如血尿、便血、吐血、衄血等。
消腫止痛:十大功勞根消腫止痛之功亦佳,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瘡瘍腫毒等。
5. 解毒
十大功勞根,味辛、苦,性寒,歸肝、腎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等。
十大功勞根的解毒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清熱解毒:十大功勞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
- 消腫止痛:十大功勞根具有消腫止痛之功。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扭傷挫傷、蛇蟲咬傷等引起的腫痛疼痛。
- 拔毒排膿:十大功勞根具有拔毒排膿之功。可用於治療膿瘡、瘡瘍腫毒等。
6. 利水消腫
十大功勞根,「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利水消腫、祛風濕、清熱解毒」之功。其利水消腫作用,乃其性寒涼、味甘苦所致,能清熱除濕、消腫排膿。古籍云:「十大功勞根,乃消腫之聖藥。」,可見其利水消腫之功甚著。
十大功勞根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疼痛、瘡瘍腫毒等症。如《本草綱目》載:「十大功勞根,治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疼痛、瘡瘍腫毒。」《中藥大辭典》亦載:「十大功勞根,利水消腫、祛風濕、清熱解毒。治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疼痛、瘡瘍腫毒。」
7. 清熱解毒
十大功勞根,性微寒,味甘、微苦,入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消腫止痛,祛風止癢之功效。
中醫認為,熱毒蘊結於體內,可引起多種疾病,十大功勞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可清熱涼血,瀉火消腫,常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痢疾、腸炎等症。
十大功勞根中的有效成分,如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具有廣譜抗菌消炎作用,能有效抑制和殺滅多種致病微生物,從而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此外,十大功勞根中的綠原酸、咖啡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炎症反應,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起到清熱解毒的功效。
十大功勞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大功勞根注意事項
- 孕婦不宜服用: 十大功勞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服用可能會導致流產。
- 經期不宜服用: 十大功勞根可以促進經血排出,經期服用可能會加重經血量,甚至導致月經過多。
- 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十大功勞根性寒,脾胃虛弱者服用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等不適。
- 過敏者不宜服用: 對十大功勞根過敏的人羣服用後可能會出現皮膚紅疹、瘙癢等過敏反應。
- 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 十大功勞根可能會與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相互作用,服用時需諮詢醫生。
- 長期服用需注意: 十大功勞根含有生物鹼,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肝腎損傷。
- 腎臟疾病患者不宜服用: 十大功勞根含有鉀離子,腎臟疾病患者服用後可能會導致血鉀升高。
- 與辛辣刺激食物同食不宜: 十大功勞根性寒,與辛辣刺激食物同食可能會損傷脾胃。
- 避免過量服用: 十大功勞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過量服用可能會導致出血。
- 購買時注意品質: 選擇正規藥材店購買,注意藥材的外觀和氣味,避免購買質量低劣的藥材。
十大功勞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十大功勞根含有的化學成分
小檗鹼(berberine), 異粉防己鹼(Isotetrandrine), 掌葉防己鹼(palmatine), 藥根鹼(jatrorrhizine), 小檗胺(Berberam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