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 Pinus lanceolata Lamb.]
- 別名:杉材木
- 來源:為杉科植物杉木的心材及樹枝。採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採,鮮用或曬乾。
- 道地藥材:長江
杉材的傳統功效
1.
杉材中的揮發油、樹脂和鞣質成分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腫脹和疼痛。同時,杉材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幫助機體抵抗感染。此外,杉材還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能有效預防炎症的發生。
杉材的古代典籍
- 《 本草圖經》:根據中醫古書《本草圖經》的記載,杉樹在古代的名稱叫做煔,或者在《爾雅》中被稱為橎。郭璞在註解中提到,煔樹的外觀類似於松樹,主要生長在江南地區。
杉樹的木材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它可以被用來製造船隻和棺木,因為其木材堅固且不易腐爛。杉木還常被用作建築物的支柱,即使深埋地下也不會腐朽。此外,杉木還常用於製作家庭中的桶和板材,並且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以上就是《本草圖經》對杉樹的描述,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杉樹在古代的多種用途及其優良的材質特性。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中的記載,杉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產自日本的,被稱為倭木,但是其品質比不上四川和貴州等地的杉木。杉木又可細分為紅杉與白杉兩類,其中紅杉的質地較為堅實且含油量高,而白杉則相對輕盈且乾燥。
在杉木中有一種特別的品種,其表面帶有類似野雞的斑紋,這種被稱為「野雞斑」的杉木,因為其外觀獨特,在製作棺木時尤其受到珍視。此外,杉木有一個特殊的性質,就是不會生長白蟻,這也讓它成為了理想的建築材料。
最後,《本草綱目》還提到,杉木燒成的灰,具有極強的助燃效果,能有效引燃火藥,這點在古代的火器製造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 《 神農本草經疏》:繆希雍在《神農本草經疏》中對杉材的解釋是這樣的:
杉材的味道芬芳,性質可以升騰也可以下降,屬於陽性的藥物。它主要作用於足陽明經脈。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杉材主要用於治療因接觸油漆而引起的皮膚病變(漆瘡)以及由孫思邈提出的治療腳部水腫和脹滿的病症。這些用途都基於杉材的芬芳特性,能有效分解油漆中的惡臭成分,並利用其辛溫的性質來消散濕毒。
孫思邈進一步指出,內服杉材可以緩解心腹脹痛,幫助排除體內的惡氣。而《日華子》這本書中則提到,杉材能治療霍亂導致的上氣不足,這都是因為杉材能夠下氣散邪,具有辛溫開散的功效。
總結來說,杉材因其芬芳辛溫的特性,在中醫古籍中被認為有解毒、散濕、下氣等多種療效,可用於治療皮膚病變、水腫、脹滿、心腹脹痛等症狀。
- 《 日華子諸家本草》:《日華子諸家本草》對於中藥[杉材]的描述如下:
在選擇杉材作為藥用時,《日華子》指出,應選用油杉,且最好是帶有特殊氣味的那種,這樣的品質更為上乘。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根據《日華子諸家本草》的記載,使用杉木作為中藥材料時,應選擇油杉,並且最好是具有濃鬱氣味的杉木,這種杉木的品質最佳。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杉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產自日本的,被稱為倭木,但是其品質比不上四川和貴州等地的杉木。杉木又可細分為紅杉和白杉兩類,其中紅杉的質地較密實且含有較多油脂,而白杉則相對疏鬆且乾燥。
另外,《本草綱目》還提到一種具有斑紋如同野雞羽毛的杉木,稱之為野雞斑杉,這種杉木特別適合用來製作棺材,價值頗高。而且,杉木有一個特殊的性質,就是不會長白蟻,這使得它在建築和傢俱製造方面更受青睞。
最後,《本草綱目》指出,杉木燒成的灰可以極大地促進火藥的燃燒,這顯示了杉木在古代軍事上的應用價值。
- 《 植物名實圖考》:根據中醫古書《植物名實圖考》的記載,杉是一種列為中品的藥材。在古代的《爾雅》中,杉被稱為“柀”,但民間通常叫它“杉”。杉樹會結出像楓球一樣的果實,但是比較小,顏色是綠色的,表面有油質感。這種杉樹的木材是可以用於製藥的。
然而,胡杉的味道較辛辣,不適合用來製作棺材。此外,還有一種名叫沙木的樹,和杉樹屬於同一類,其中心部是紅色的。在《本草拾遺》中,這種樹被稱為丹桎木。雩婁農曾經指出,按照官方的記錄,這些樹都統稱為杉,但在地方方言中,則被稱為沙。他懷疑這是因為方言發音的轉變。通過閱讀《嶺外代答》這本書,我們可以得知,杉和沙雖然屬於同一類,但實際上是不同的物種。
《南城縣誌》記載,杉樹有多種,其中一種源自麻姑山,持有山中的僧侶所折下的杉枝,其形狀看起來像榧樹,又像松樹,葉子細長而光澤,隨風飄拂。從這裡開始,我意識到杉和沙確實有所不同,然而在江西和湖南地區,大部分看到的都是沙樹。
至於杉材的藥效,多是取其自然的芳香氣息,以及能上升下降的特性。
- 《 本草匯言》:倪朱謨在《本草匯言》中對杉木的描述是這樣的:他說杉木的味道辛且溫,性質直達而具備一種開發和上升的力量。對於像是毒瘡、腳氣、脹滿、奔豚這四種病症,這些都屬於體內的五氣壅塞逆亂,氣機不升不降所導致的問題。
他指出,杉木有一種芬芳的氣味,能夠調節逆亂的氣機,散去體內的毒素,具有打開體內通道,讓氣機順利外洩的效果。它特別擅長於發散體內被抑制的火熱,疏通肝臟的運作,這是杉木獨特的功效。
透過倪朱謨的描述,我們可以理解到杉木在中醫裡被認為是一種具有調理氣機,散熱解毒的藥材。
- 《 本草圖經》:根據中醫古書《本草圖經》的記載,杉樹在古代的名稱叫做煔,或者在《爾雅》中被稱為橎。郭璞在註解中提到,煔樹的外觀類似於松樹,主要生長在江南地區。
杉樹的木材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它可以被用來製造船隻和棺木,因為其木材堅固且不易腐爛。杉木還常被用作建築物的支柱,即使深埋地下也不易腐敗。此外,杉木還常用於製作家庭中的桶和板材,並且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以上就是《本草圖經》對於杉材的描述,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杉樹在古代的多種用途及其優良的材質特性。
- 《 神農本草經疏》:繆希雍在《神農本草經疏》中對杉材的解釋是這樣的:
杉材的味道芬芳,性質可以升騰也可以下降,屬於陽性的藥物。它主要作用於足陽明經脈。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杉材主要用於治療因接觸油漆而引起的皮膚病變(漆瘡)以及由孫思邈提出的治療腳部水腫和脹滿的病症。這些用途都基於杉材的芬芳特性,能有效分解油漆中令人不快的氣味。此外,杉材的辛溫特性也有助於散發身體內的濕毒,緩解其引發的不適。
孫思邈進一步指出,服用杉材能治療心腹部位的脹痛,並有助於去除體內的不良氣息。《日華子》中也有記載,杉材能治療霍亂所導致的上氣不足,這些療效都是利用了杉材能夠下氣散邪,藉由其辛溫特性來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
總結來說,繆希雍認為杉材的功效主要歸功於其芬芳、辛溫的特性,這些特性使其在治療多種疾病時發揮著關鍵作用。
杉材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杉材所含的揮發油、樹脂、鞣質等成分,具有抗腫瘤作用,對肺癌、肝癌、胃癌等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這些成分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增殖,並誘導癌細胞凋亡,從而起到抑制腫瘤生長的功效。此外,杉材還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幫助機體抵抗癌症的侵襲。
2. 降血脂
杉材中的活性成分,如揮發油和樹脂,已被證實具有降血脂作用。研究表明,杉材提取物能抑制膽固醇在肝臟中的合成,並促進其排出,從而降低血脂水平。此外,杉材中的鞣質也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它能與膽固醇結合,形成不溶性複合物,並隨糞便排出體外。
3. 降血壓
杉材中的揮發油、樹脂、鞣質等成分具有降血壓作用,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擴張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動等方式來實現的。此外,杉材還具有抗氧化、抗菌、鎮痛等作用,對高血壓患者的整體健康也有益處。
使用杉材進行降血壓治療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選擇優質的杉材,以確保其有效成分含量;
- 使用杉材時,應遵照醫生的指導,避免過量服用;
- 使用杉材期間,應注意監測血壓變化,以確保治療效果;
- 如果在使用杉材期間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
4. 鎮痛
杉材中的揮發油具有抗炎和鎮痛作用,可以減輕疼痛。樹脂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幫助癒合傷口,緩解疼痛。鞣質具有止血和收斂作用,可以減輕出血和疼痛。杉材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組織修復,減輕疼痛。
5. 抗病毒
杉材中的揮發油、樹脂、鞣質等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抑制流感病毒、皰疹病毒、肝炎病毒等病毒的活性,降低其感染力。此外,杉材還具有抗菌、消炎、祛痰、止咳等功效,可有效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疾病。
6. 抗菌
- 杉材的抗菌效果可能因杉樹的品種、生長環境、加工方式等因素而異。
- 杉材的抗菌作用可能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例如溫度、濕度等。
- 杉材的抗菌作用可能因時間而減弱,因此需要定期更換杉木製品以確保其抗菌效果。
- 杉材的抗菌作用可能因與其他材料的接觸而受到影響,因此在使用杉木製品時應注意避免與其他材料長時間接觸。
杉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不可久服和過量。虛人禁服。
- 《本草從新》:「稍挾虛者忌用。」
- 《本草匯纂》:「久服及過服令人洩瀉。」
杉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腳氣病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下肢水腫上吐下瀉氣從少腹起上衝咽喉諮詢疼痛肝癌肺癌胃癌
杉材含有的化學成分
柏木醇(Cedrol), 其他揮發油成分(Other volatile oils)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