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Seriphidum cinum (Berg et Poljak.) Poljak. [= Artemisia cina Berg] Santonica Wormseed
- 別名:蛔蒿,驅蛔蒿
- 來源:為菊科植物蛔蒿的花蕾。採收和儲藏:一般在8-9月花蕾含苞欲放時採收,以外觀由綠色變為黃綠色、頂端由尖而長變為圓而鈍、手握一把已不發粘、手松則刷的散開時最為適宜。如花蕾成熟時間先後參差不齊,應分批採收。採得的花蕾,需立即利用火炕、烤煙房、乾燥室等烘乾,或攤開放通風處迅速陰乾,不可日曬或堆放。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新疆, 西北地區, 東北地區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山道年蒿的傳統功效
1. 消腫
山道年蒿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和抗菌的作用,可以幫助減少腫脹和感染。
山道年蒿水煎液具有顯著的消腫作用,其消腫率可達 90% 以上。
山道年蒿水煎液對癰腫瘡瘍的消腫作用與其抗炎和抗菌作用有關。
2. 止血
山道年蒿的止血作用主要歸因於其含有止血成分,如鞣質、酚類物質等。這些成分具有收斂止血、增強血管壁強度、促進凝血等作用,從而起到止血止瀉的作用。此外,山道年蒿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抑制腸道有害菌的生長,減輕腸道炎症,從而起到輔助治療腸炎、痢疾等疾病的作用。
3. 驅蟲
山道年蒿的驅蟲功能功效:
山道年蒿對蛔蟲有明顯的驅蟲作用,其驅蟲率為90.00%。
山道年蒿水煎液無明顯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山道年蒿可作為治療蛔蟲病的有效藥物。
山道年蒿的有效成分為青蒿素,青蒿素具有廣譜的抗寄生蟲作用,對蛔蟲、鉤蟲、鞭蟲等多種寄生蟲都有效。
山道年蒿不僅具有驅蟲作用,還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瘧疾等多種藥理活性。
山道年蒿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驅蟲藥物,可廣泛應用於臨牀。
山道年蒿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製成片劑及糖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山道年蒿有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蛔蟲病,腸炎、痢疾、腸出血等。用量一般為3~6g,水煎服。孕婦慎用。
山道年蒿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癰蛔蟲病痢疾瘧疾腸炎
山道年蒿含有的化學成分
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 槲皮素(Quercetin), 芸香甙(Rutin), 咖啡酸(caffeic acid), α-山道年(α-Santonin), 苦艾素(Artemisin), β-山道年(β-Santonin (Corrected from β-cintonin)), 其他甙元(Other glycosides)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