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菜
NIU WEI CAI
- 性味:苦, 甘, 平
- 歸經:肝經, 肺經
- 寒熱指數:
0
- 英文名稱:Smilax riparia A. DC.
Root and Rhizome of Riparian Greenbrier
- 別名:搖邊竹,千層塔,白須公,草菝葜,馬尾伸根,大伸筋草,鯉魚須,老龍鬚,軟葉菝葜,山豇豆,過江蕨,背梁骨,金剛豆藤
- 藥品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的根及根莖。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洗淨,晾乾。
- 道地藥材:陝西,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江西, 貴州
- 生長環境:山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牛尾菜的傳統功效
1. 祛痰止咳
牛尾菜的祛痰止咳作用主要歸因於其富含的皁苷成分。皁苷具有較強的表面活性,可以促進呼吸道粘膜分泌,稀釋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此外,牛尾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從而起到預防咳嗽、氣喘等症的作用。
2. 通經絡
牛尾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除體內毒素,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另外,牛尾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牛尾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便血、尿血等症。
3. 祛風濕
牛尾菜的祛風濕功效主要歸因於其辛溫的性味,以及所含有的揮發油、生物鹼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溫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風濕痹證、勞傷腰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牛尾菜的祛風濕功效,也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坐骨神經痛等疾病。
- 牛尾菜還可以搭配其他祛風濕的中藥材一起使用,以增強療效。例如,牛尾菜與威靈仙、杜仲、桑枝等同用,可治療風濕痹痛;與秦艽、防風、羌活等同用,可治療感冒風寒。
- 食用牛尾菜時,應注意不要過量,以免引起上火、口乾舌燥等症狀。
牛尾菜的古代典籍
- 《 貴州草藥》:根據中醫古書《貴州草藥》的記載,牛尾菜這種中藥具有清熱和止咳的效果,能幫助緩解因熱症引起的不適,並有鎮咳的作用。此外,它還能補充身體的虛弱,對損傷有修復效益,適合用於滋補和調理身體狀態。
根據《貴州草藥》這本中醫古書的描述,牛尾菜是一種功能強大的中藥。它能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氣,舒緩因過熱導致的各種不適,同時也擁有良好的止咳效果,能減輕咳嗽的症狀。更為重要的是,牛尾菜還具有補充體力、增強體質的能力,特別是對於身體虛弱或受到損傷的情況,它能促進恢復和修復,是滋補和調理身體的良好選擇。
- 《 陝西中草藥》:根據《陝西中草藥》的記載,牛尾菜這味中藥的主要功效有以下幾點:
1. 祛風濕:牛尾菜能幫助去除體內的風濕,對風濕引起的各種不適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2. 活血通絡:它具有活化血液、打通經絡的作用,可以改善因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問題。
3. 消炎鎮痛:牛尾菜還具有消炎和止痛的效果,對於一些炎症或疼痛的症狀有一定的舒緩作用。
4. 醫治多種疾病:適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筋骨疼痛,甚至高血壓所引發的偏癱,以及骨髓炎和骨結核等病症。
- 《 湖南藥物志》:
牛尾菜能幫助放鬆和滋養肌肉與筋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氣力,並有助於打通身體的經絡,讓氣血運行更加順暢。
這段描述強調了牛尾菜在中醫理論中的主要作用,即對肌肉、血液和氣力的正面影響,以及對經絡系統的疏通作用。
牛尾菜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大量可用至30-60g;浸酒或燉肉。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牛尾菜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牛尾菜含有草酸,過量食用可能引起結石。
- 牛尾菜含有大量粗纖維,一次食用過多可能引起腹脹、腹痛等症狀。
牛尾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半身不遂張口或伸舌時,舌向一側偏斜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吐血腰痛白帶頭痛損傷氣喘口乾感冒痛風坐骨神經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