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Thick liquid floats on the surface of rice gruel.
- 別名:粥油
- 藥品來源:為煮米粥時,浮於鍋面上的濃稠液體。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米油的傳統功效
2. 補腎健脾
米油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營養成分有助於補腎健脾。蛋白質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修復和維持腎臟和脾臟的組織 структуры. 脂肪為腎臟和脾臟提供能量,礦物質有助於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維生素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此外,米油中還含有皁甙和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保護腎臟和脾臟免受損害。
米油的古代典籍
- 《 本草綱目拾遺》:根據中醫古書《本草綱目拾遺》對於[米油]的記載,其功效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滋陰長力**:米油具有滋補陰液的作用,能增強人體的活力與能量。
2. **肥五臟百竅**:它能夠滋養和強健五臟(心、肝、脾、肺、腎),並對全身的細微孔隙(包括經絡和組織)產生有益影響,促進整體健康。
3. **利小便通淋**:米油有利於尿液排泄,對於改善尿路不暢、小便困難等問題有幫助。
總結來說,《本草綱目拾遺》認為米油是一種能夠全面滋補身體、特別是對五臟和泌尿系統有益的中藥材料。
- 《 隨息居飲食譜》:根據中醫古書《隨息居飲食譜》所述,粳米的性質甘淡平和,適合烹煮成粥食用,其功效與秈米相似。秈米同樣可煮成粥,但相較之下,粳米煮出的粥更加濃稠;粳米也可煮成飯,但在填飽肚子的效果上,秈米更勝一籌。無論是粥還是飯,都被視為世上最佳的滋補食品。
然而,對於患有水飲停滯症狀的人,不應飲用粥品,因為粥的性質偏於滋補,可能導致水飲在體內積聚。如遇到痧脹、霍亂等疾病,即使只是米湯,也不應入口,因為它們的性質同樣具有滋補效果,可能會阻塞經絡。
因此,對於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來說,濃稠的米湯可以作為人參湯的替代品,用於滋補虛弱的身體。對病人和產婦而言,粥是最適宜的滋補品,因為它的口感比秈米更柔和,且不像糯米那樣黏膩。
雖然炒米香氣撲鼻,但其性質燥熱,容易助長體內的火氣,因此不適合那些脾胃虛寒、易腹瀉的人食用。此外,還有一種香粳米,本身帶有自然的香氣,也被稱為香珠米,煮粥時加入一些,味道香美異常,尤其能提神醒胃。
總的來說,煮粥時最好使用清澈的山泉水,這樣煮出的粥味道會更佳。
- 《 本草綱目》:根據中醫古書《本草綱目》的記載,米油這種中藥具有滋補陰液、增強體力的功效。它能夠滋養五臟以及身體內的各種細微孔道,促進它們的健康。此外,米油還能幫助排尿,對改善小便不暢或淋病等問題有幫助。
- 《 隨息居飲食譜》:根據中醫古書《隨息居飲食譜》中的記載,米油具有補充體內液體和滋養精髓的功效,特別適合體弱多病或是年老體衰的人食用。米油能幫助這些人增強體力,改善體質。
在古代中醫學中,“補液”指的是米油可以補充人體流失的水分和營養,保持身體的濕潤和活力。“填精”則表示米油能夠滋養和增強人體的精氣,提高整體健康狀況。“有裨羸老”則強調了米油對體弱者和老年人的特殊益處,有助於他們康復和延緩衰老。
總之,《隨息居飲食譜》認為米油是一種極佳的滋補食品,對於改善體弱者和老年人的健康狀態具有重要價值。
- 《 本草綱目拾遺》:根據中醫古書《本草綱目拾遺》對於[米油]的記載,其功效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滋陰長力**:米油具有滋補陰液的作用,能增強人體的活力與能量。
2. **肥五臟百竅**:它能夠滋養和強健五臟(心、肝、脾、肺、腎),並對全身的細微孔隙(包括經絡和組織)產生有益影響,促進整體健康。
3. **利小便通淋**:米油有利於尿液排泄,對於改善小便不暢或淋病等問題有幫助作用。
總結來說,《本草綱目拾遺》認為米油是一種能夠滋補陰分、強壯內臟、促進小便通暢的寶貴中藥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米油的食用禁忌
米油不宜多吃,過量食用會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米油不適合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食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