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露

梅露

MEI LU

  • 寒熱指數:
    0
  • 英文名稱:
  •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白梅花)的蒸餾液。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梅露的傳統功效


1. 解暑滌煩

「梅露」之解暑滌煩功效,基於其性味寒涼,歸入肺、胃二經。此藥食同源之物,善能清熱涼血,直解夏季暑熱內蘊、耗傷津液所致之煩躁口渴。暑氣熏蒸,易致津液虧損,氣鬱化火,引發頭暈目眩、心煩不安。梅露藉其特性,可斂散熱邪,滋養陰液,使心火得降,津液復生,從而解除煩悶,滌散暑氣。其涼血功用,亦助於熱毒內盛之症。

2. 生津止渴

中藥梅露,性味甘平,主要歸入肺、胃二經。從傳統中醫角度解析其生津止渴功效:

其「甘」味具有滋潤、補益、緩和的特性,能滋養脾胃,為氣血津液生化之源,從而直接補充體內津液。其「平」性則使其作用溫和,不偏寒熱,廣泛適用。

梅露入「肺經」,肺為「水之上源」,主通調水道,將津液輸布全身。梅露的滋潤作用能助肺氣宣暢,促進津液的輸布,緩解肺燥引起的口乾。入「胃經」,胃主受納水谷,喜潤惡燥。當胃熱或胃陰不足時易生口渴,梅露能滋養胃陰,清胃熱,使胃中津液充足,向上滋潤口咽,從根本上止渴。

「清熱除煩」之效,是因暑熱易耗傷人體津液,引發煩渴。梅露能清解這類熱邪,減少津液的損耗,使身體得以重新生津,從而解決因熱邪導致的煩渴和口乾舌燥。參考資料中提及的山楂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刺激唾液腺分泌,這可視為梅露在現代科學層面實現「甘酸生津」與「清熱止渴」作用的具體體現,與中醫對其性味歸經功效的認知相符,共同印證了其治療暑熱煩渴的應用。

3. 清熱解毒

梅露性寒、味苦,在中藥學理上具清熱解毒之效。其苦寒之性直指病機,能清瀉體內熱邪、解除毒素,尤善於處理癰腫疔瘡等熱毒蘊結之症。同時,透過涼血消腫作用,亦有助於緩解咽喉腫痛及肺胃熱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充分展現其清熱解毒、消散鬱結的傳統藥理特性。

4. 通經絡

梅露,依《本草綱目》所載,味甘酸微苦,性微寒,無毒,能入肝、脾、腎三經,功專通經絡。其通經絡之效,核心在於能調暢肝經之氣機,活化脾經之運化,並溫養腎經之元氣,此三經皆與婦女沖任二脈及氣血運行密切相關。

中醫觀之,經絡阻滯常因寒濕凝結或瘀血內停所致。梅露具散寒濕、化瘀之能,恰能針對此類病機。揮發油之氣味辛散,可促進氣血循行,緩解經絡攣急,猶如「氣行則血行,血行則瘀除」,是其通經絡,祛除脈絡不暢之象的重要途徑。配合其微寒之性,能於通散中兼具清熱涼血之功,避免溫燥傷陰。有機酸與黃酮類化合物縱屬西醫理化範疇,其「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抗炎」之效,亦與中醫「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理相符,共同促成了梅露在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及產後瘀血等由經絡不暢所致病症上的顯著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梅露注意事項

  1. 不宜過量食用:梅露性味酸、寒,有小毒,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腹瀉、腹痛等不適。
  2. 不宜與溫熱性食物同食:梅露性寒,與溫熱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同食,可能會減弱溫熱性食物的療效,甚至導致腹瀉等不適。
  3. 不宜與寒涼性食物同食:梅露性寒,與寒涼性食物如西瓜、梨等同食,可能會加重寒涼之性,導致腹瀉、嘔吐等不適。

梅露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月經不調口乾疼痛肌肉痙攣月經過多吐血產後出血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