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蓼的主治功效
中藥馬蓼主治發汗除濕;消食;殺蟲。主風寒感冒;風寒濕痹;傷食洩瀉及腸道寄生蟲病
馬蓼,為蓼科蓼屬植物馬蓼的全草。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南、西南等地。具有發汗除濕;消食;殺蟲之功效。常用於風寒感冒;風寒濕痹;傷食洩瀉及腸道寄生蟲病。
1.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寒。歸肺、脾、胃經。
2. 功效
發汗除濕;消食;殺蟲。
3. 主治
風寒感冒;風寒濕痹;傷食洩瀉及腸道寄生蟲病。
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
5. 現代研究
馬蓼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鎮痛、鎮咳、祛痰、利尿、解熱、保肝、抗病毒、抗寄生蟲等作用。
6. 注意事項
馬蓼有小毒,孕婦慎用。
7. 附方
①治風寒感冒:馬蓼、荊芥、防風、白芷、生薑、大棗。水煎服。
②治風寒濕痹:馬蓼、防風、羌活、獨活、威靈仙、白芷、白芍、甘草。水煎服。
③治傷食洩瀉:馬蓼、白扁豆、山楂、神曲、陳皮、砂仁。水煎服。
④治腸道寄生蟲病:馬蓼、檳榔、苦楝子、青皮、烏梅、甘草。水煎服。
8. 參考文獻
- 《中華本草》
- 《中國藥典》
- 《中藥大辭典》
- 《中藥學》
- 《中藥藥理學》
- 《中藥臨床應用學》
馬蓼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2g。
馬蓼含有的化學成分
甲酸(formic acid), 乙酸(acetic acid), 丙酮酸(pyruvic acid), 纈草酸(Valeric acid), 葡萄糖醛酸(Glycuronic acid), 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 沒食子酚型鞣質(Pyrogallic tannin), 維生素C(Vitamin C),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 香精油(Essential oil), 皁甙(Saponins), 槲皮素(Quercetin), 異槲皮素(Isoquercetin), 金絲桃甙(Hyperin), 槲皮素-3-半乳糖甙(Quercetin-3-galactoside), 山柰酚 3-半乳糖甙(Kaempferol 3-galactoside), 山柰酚(Kaempf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