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Hyoscyamus niger L.
Black Henbane Root
- 藥品來源:為茄科植物莨菪的根。採收和儲藏:秋季拔取全株,切下根部。洗淨曬乾,或鮮用。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莨菪根的傳統功效
1.
莨菪根煎劑對大鼠角叉菜膠性足腫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與其抗炎活性有關。莨菪根中含有莨菪鹼、阿托品等生物鹼,這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研究表明,莨菪鹼和阿托品能抑制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的產生,並能抑制炎症細胞(如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活化和遷移。此外,莨菪根中還含有類黃酮和酚類等抗氧化劑,這些成分也能抑制炎症反應。
莨菪根的古代典籍
- 《 本經逢原》:《本經逢原》這本書提到,現在人們會使用莨菪的根來治療吞嚥困難和反胃的症狀。這是因為莨菪根具有活絡的作用,能夠去除停留在胃中的邪氣,讓吞嚥困難的情況可以暫時得到緩解。然而,如果體質虛弱的人誤服了莨菪根,可能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危害。
換句話說,莨菪根被當作一種療法來處理某些消化系統的問題,像是吞嚥困難和反胃。它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可以促進胃部的活動,幫助排除在胃裡停留不動的邪氣,從而改善症狀。但是,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服用莨菪根可能會有未知的風險,因此需要謹慎對待。
- 《 本經逢原》:《本經逢原》這本書提到,現在人們會使用莨菪的根來治療吞嚥困難和反胃的症狀。這是因為莨菪根具有活絡的作用,能夠去除停留在胃中的邪氣,讓吞嚥困難的情況得到暫時的緩解。然而,如果體質虛弱的人錯誤地服用,可能會帶來無法預測的危害。
換句話說,《本經逢原》認為,莨菪根對於某些特定的病症,如吞嚥困難和反胃,可以起到一定的療效,主要是因為它能促進胃部的運作,幫助排除邪氣。但是,若患者體質虛弱,不適合服用此藥,可能會產生未知的風險。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莨菪根主要用於治療邪惡的瘧疾以及皮膚病如疥癬,並有殺蟲的效果。
在實際的臨牀應用上,莨菪根的外觀與胡蘿蔔相似,常混生在胡蘿蔔田中,因此偶爾會有人誤食而中毒。若誤食莨菪根,中毒的主要症狀多出現在精神方面。據相關報告指出,有八例患者在生食或煮熟食用胡蘿蔔後的2到4小時內,出現了以下的中毒反應:
1. 面部泛紅,瞳孔擴大,身體腺體的分泌量減少。
2. 步態不穩,失去平衡感。
3. 意識模糊,產生豐富且生動的視覺幻覺。
這些中毒的症狀,可能是因為莨菪根中含有的託品鹼類生物鹼導致。然而,中毒的病人經過一般的對症治療後,都能康復痊癒。
莨菪根的現代功效
1. 抗驚厥
莨菪根煎劑對小鼠戊四氮、士的寧、氯化鋇所致的驚厥有對抗作用。機理可能為:莨菪根中的生物鹼具有抗膽鹼作用,能阻斷乙酰膽鹼與突觸後膜受體的結合,從而抑制膽鹼能神經元的興奮性,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從而達到抗驚厥的作用。
2. 鎮痛
莨菪根煎劑對小鼠醋酸扭體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可能與其抗炎和鎮靜作用有關。莨菪根含有莨菪鹼、阿托品等生物鹼,這些生物鹼具有抗炎作用,可以降低小鼠醋酸扭體引起的炎症反應,從而減輕疼痛。此外,莨菪根還具有鎮靜作用,可以降低小鼠的活動量,從而減輕疼痛的不適感。
3. 抗菌
- 抗菌範圍廣泛,對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
- 抗菌作用強,最低抑菌濃度低,能有效殺滅細菌。
- 抗菌作用持久,抑菌時間長。
- 抗菌機制多樣,包括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破壞細菌細胞膜結構、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等。
- 抗菌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可廣泛應用於臨牀治療。
莨菪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0.3-0.6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經逢原》:多食令人狂走。
《內蒙古中草藥》:內服慎用,心臟病、心力衰竭者忌用。莨菪根含有的化學成分
天仙子胺(Hyoscyamine), 東莨菪鹼(scopolamine), 去水阿托品(Atropamine), 託品鹼(Tropine), 四甲基二氨基丁烷(Tetramethyldiaminobutane)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