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板歸根的主治功效
扛板歸根,為蓼科植物扛板歸的根。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腫,止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治療口瘡,痔瘡,肛瘻。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平。歸肝、大腸經。
功效
解毒消腫,止血止痛。
主治
口瘡;痔瘡;肛瘻。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現代研究
扛板歸根具有抗菌、抗炎、止血、促進組織修復等作用。
附方
- 治口瘡:扛板歸根、白礬各等分,研末,吹患處。
- 治痔瘡:扛板歸根、大黃各等分,研末,調蜜為丸,每次3-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 治肛瘻:扛板歸根、白礬各等分,研末,調麻油外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有毒,內服宜慎。
扛板歸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痔瘡
扛板歸根含有的化學成分
靛甙(Indoxyl-β-glucoside), 大黃素(Emodin), 大黃酚(Chrysophanic acid), 鞣質(Tannin)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