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齒溪蟹的主治功效
鋸齒溪蟹
鋸齒溪蟹,為溪蟹科動物鋸齒溪蟹的雌蟹。分佈於我國華南、西南及臺灣等地。具有化瘀散積;接骨消腫之功效。常用於症瘕積聚、骨折、跌打骨折。
性味
味甘、鹹,性溫。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化瘀散積;接骨消腫。
主治
症瘕積聚、骨折、跌打骨折。
現代研究
- 鋸齒溪蟹體外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 鋸齒溪蟹提取物對小鼠肉芽腫有抑制作用。
- 鋸齒溪蟹提取物對大鼠急性關節炎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研末,每次6-1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鋸齒溪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全蟹煮食,殼曬乾研粉沖服,每次1只。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慎服。
鋸齒溪蟹含有的化學成分
血藍蛋白(Hemocyanin), 蛋白質(Protein), 糖類(Sugars), 核酸(Nucleic Acid), 磷脂(Phospholipid), 膽固醇(Cholesterol), 去甲雄甾醇(Demosterol)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