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syn. Dolichos unguiculata L.; Vigna sinensis (L.) Savi]
Cowpea Root
- 藥品來源: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豇豆根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豇豆根」具有解毒作用,可用於疔瘡、毒蛇咬傷等症。「豇豆根」中所含的豇豆根素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功效,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豇豆根所含的類黃酮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於降低患癌症的風險。豇豆根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祕。
2. 消積
豇豆根的消積作用主要體現在其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吸收,從而緩解食積不化、腹脹便溏等症狀。此外,豇豆根還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腸道有害菌的生長,預防腸道感染,從而改善消化功能,增強食慾。
3. 健脾益氣
豇豆根健脾益氣的功效主要源於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同時,豇豆根中還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此外,豇豆根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脾胃免受自由基的損傷,從而增強脾胃功能。
豇豆根的古代典籍
- 《 滇南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滇南本草》的記載,豇豆根的使用方式和功效如下:
如果遇到疔瘡的問題,可以將豇豆根搗爛後直接敷在患部,有助於療效。
此外,豇豆根和莖的部分,經過燒製成灰後,與油調合,塗抹在破損或潰爛的皮膚上,不僅能促進傷口癒合,還具有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效果,有益於肌肉的恢復和再生。
- 《 滇南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滇南本草》的記載,豇豆根的使用方式和功效如下:
如果遇到疔瘡的問題,可以將豇豆根搗爛後直接敷在患部,有助於療效。
此外,豇豆根和莖的部分,經過燒製成灰後,與油調合,塗抹於破損或潰爛的皮膚上,不僅能促進傷口癒合,還具有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效果,有益於肌肉的恢復和再生。
- 《 分類草藥性》:根據中醫古書《分類草藥性》的記載,豇豆根這味中藥主要用於治療五種不同類型的淋症(一種排尿困難或疼痛的疾病),並且能幫助消除消化系統中的食物積滯。換句話說,豇豆根在傳統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利尿和促進消化的作用。
- 《 重慶草藥》:根據中醫古書《重慶草藥》的記載,豇豆根這種中藥具有強化脾胃、增進體力的功效。它主要用於治療脾胃功能不佳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包括體質虛弱、白帶異常、以及痔瘡引起的出血問題。
豇豆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0-90g。外用:適量,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豇豆根性味平和,無毒副作用,但脾胃虛寒者慎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