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木薑子根
HONG YE MU JIANG ZI GEN
- 英文名稱:Litsea rubescens Lec.
- 別名:油炸條,樟樹根
- 藥品來源:為樟科植物紅葉木薑子的根。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洗淨,切片,陰乾。
- 道地藥材:陝西, 西藏, 雲南, 湖北, 貴州, 湖南, 四川
- 生長環境:林中, 林緣, 山谷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紅葉木薑子根的傳統功效
1. 止痛
紅葉木薑子根的止痛作用主要歸因於其中含有的木薑油酚和木薑油素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抗炎和鎮痛的功效,可以幫助緩解疼痛。此外,紅葉木薑子根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
2. 祛風散寒
紅葉木薑子根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散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風濕骨痛等症。此外,紅葉木薑子根還具有溫經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瘀血腹痛等症。
紅葉木薑子根的古代典籍
- 《 植物名實圖考》:根據中醫古書《植物名實圖考》的描述,紅葉木薑子根源自一種稱為野春桂的植物。書中提到,野春桂由倮羅族人在市場上販售,其特徵為折斷的枝條呈現紅色且質地堅韌,尚未長出綠葉,但已結出紫色圓形的花苞,花苞內含金色花蕊,如同迸發出的金粒般璀璨。
在滇地(今雲南地區)的風俗中,當地人對佛教信仰虔誠,將野春桂視為供佛之用,每當有新開的花朵時,便會將其視為天降的聖潔之花。由此可見,野春桂在當地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進一步分析書中的描繪,可以得知所描述的是較為嫩生的野春桂植株,其莖部呈現鮮豔的紅色,尚未萌發綠葉,卻已結出紫色的圓形花苞。結合附圖所示的外觀特徵,可確認野春桂即為樟科植物紅葉木薑子的一種。
總結而言,《植物名實圖考》對紅葉木薑子根的解釋,源自於對野春桂的詳細描述。該植物在滇地被視為神聖的象徵,其特徵包括紅色的莖部、尚未長葉的狀態下即結出紫色花苞,這些特點與紅葉木薑子相符,進而確定了兩者間的關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紅葉木薑子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過量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紅葉木薑子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頭痛腹痛月經不調疼痛感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