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 Glorybower
- 別名:土骨皮
- 藥品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燈籠草的根或根皮。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 道地藥材:福建, 江西, 廣西, 廣東
- 生長環境:路邊, 山坡, 丘陵, 曠野, 村旁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鬼燈籠根的傳統功效
1. 消腫止痛
鬼燈籠根的消腫止痛功能功效可能歸因於其含有某些具有抗炎和鎮痛作用的成分。這些成分可能通過抑制炎症反應和阻斷疼痛信號傳遞來發揮作用。此外,鬼燈籠根還可能含有某些促進組織修復的成分,有助於加速腫脹的消退和疼痛的緩解。
2. 涼血止血
鬼燈籠根涼血止血的機制可能與其含有生物鹼和鞣質等成分有關。生物鹼具有收縮血管、止血的作用,而鞣質具有止血、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此外,鬼燈籠根還含有皁苷和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成分也可能具有止血的作用。
3. 清熱解毒
* 鬼燈籠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降低體溫、緩解發熱症狀。
* 在中醫理論中,鬼燈籠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
* 鬼燈籠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鬼燈籠根的古代典籍
- 《 生草藥性備要》:根據中醫古書《生草藥性備要》的記載,鬼燈籠根具有消解熱毒的功效。當遇到因熱毒導致的腳部潰爛、疼痛情況時,可以使用白鬼燈籠根搭配鹽酸強一同熬煮成酒後飲用,能有效緩解疼痛並消除腫脹。此外,鬼燈籠根也可用於跌打傷害的治療。
在顏色上,紅色的鬼燈籠根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而白色的鬼燈籠根則更擅長於清除毒素。兩種顏色的鬼燈籠根各有其特點與適用範圍,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
- 《 嶺南採藥錄》:根據中醫古書《嶺南採藥錄》的記載,鬼燈籠根這種中藥具有以下的療效:
1. 可以治療疝氣:疝氣是一種腹部器官(如腸子)通過腹壁弱點或裂口突出的情況。鬼燈籠根在傳統中醫學中被認為能對此病症有幫助。
2. 消跌打紅腫:跌打損傷後常會出現紅腫現象,鬼燈籠根可以幫助消腫止痛。
3. 對癧核有療效:癧核是指體內長出的硬塊或腫瘤,鬼燈籠根可能有助於緩解或消除這種情況。
4. 腹中結塊,按之堅痛:如果腹部有結塊且按壓時會感到疼痛,鬼燈籠根可以作為一種治療選擇。
5. 搗敷之:鬼燈籠根可以研磨成糊狀,外敷於患處,用以增強其療效。
- 《 陸川本草》:根據中醫古書《陸川本草》的記載,鬼燈籠根這味中藥具有涼血清肝、退熱解毒的功效。在具體應用上,它可用於治療因血熱導致的鼻血(衄血)以及熱性疾病所引發的赤色痢疾。換言之,當人體內熱氣過盛,影響到血液和肝臟功能,或者出現高熱和毒素積聚的情況時,鬼燈籠根能夠發揮其清熱、解毒的作用,幫助緩解相關症狀。
- 《 常用中草藥手冊》:根據《常用中草藥手冊》這本由廣州部隊出版的中醫古書,對於「鬼燈籠根」這種中藥的應用和療效有以下的描述:
鬼燈籠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熱毒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它還可以止咳並紓解疼痛,對於治療感冒引發的發燒、咽喉疼痛、咳嗽以及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效果。此外,鬼燈籠根對胃部問題也有一定的療效,如能減輕胃病帶來的不適及腹痛。在處理皮膚問題上,鬼燈籠根能用於治療疔瘡和癤腫,促進傷口癒合。
鬼燈籠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鬼燈籠根有一定的毒性,不可過量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鬼燈籠根。
- 服用鬼燈籠根期間,應避免飲酒。
鬼燈籠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胰臟炎腹股溝疝氣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甲狀腺腫鏈球菌性咽喉炎急性會厭炎咳嗽咽喉痛牙齦出血肺結核腹痛感冒疼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