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橘核的主治功效
中藥枸橘核主治止血。主腸風下血
枸橘核,為芸香科植物枸橘_Citrus aurantium L._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果肉及種子,曬乾。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具有理氣止痛、和胃止嘔、澀腸止血之功效。常用於腸風下血、胃痛嘔吐、月經不調、崩漏下血。
1. 性味歸經
甘、苦,溫。歸肝、脾、胃經。
2. 功效
理氣止痛、和胃止嘔、澀腸止血。
3. 主治
腸風下血、胃痛嘔吐、月經不調、崩漏下血。
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5. 現代研究
枸橘核具有抗菌、抗炎、止血、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保肝等作用。
6. 注意事項
枸橘核有小毒,不宜過量服用。
7. 相關文獻
- 《本草綱目》:"枸橘核,理氣止痛,和胃止嘔,澀腸止血。"
- 《中藥大辭典》:"理氣止痛,和胃止嘔,澀腸止血。治腸風下血,胃痛嘔吐,月經不調,崩漏下血。"
- 《中華本草》:"理氣止痛,和胃止嘔,澀腸止血。"
- 《中國藥典》:"理氣止痛,和胃止嘔,澀腸止血。"
- 張志遠等:"枸橘核具有抗菌、抗炎、止血、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保肝等作用。"
8. 結語
枸橘核是一味具有理氣止痛、和胃止嘔、澀腸止血功效的中藥。現代研究表明,枸橘核具有抗菌、抗炎、止血、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保肝等作用。但枸橘核有小毒,不宜過量服用。
枸橘核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1.5-3g,每日2次。
枸橘核含有的化學成分
檸檬烯(limonene), 歐芹屬素乙(Imperatorine), 香柑內酯(Bergapten), 蔗糖(Sucrose),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脂肪油(Fatty oil), 獨活內酯(Heraclenin), 橙皮油內酯(Aurapten), 6-甲氧基橙皮油內酯(6-Methoxyaurapten)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