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葉地錦

粉葉地錦

FEN YE DI JIN

  • 英文名稱:Parthenocissus thomsonii (Laws.) Planch. [ Vitis thomsonii Laws.] Root or Stem of Thomson Creeper
  • 別名:細母豬藤,五皮風,五葉龍
  •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粉葉爬山虎的藤莖或根。採收和儲藏:秋、冬季採收莖及根、洗淨,切片或段,鮮用或曬乾。
  • 道地藥材:西南地區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粉葉地錦的主治功效


粉葉地錦

學名Glechoma longituba

別名:地錦、地錦草、地錦藤、地錦葉、地錦花、地錦根、地錦果

科屬:脣形科地錦屬

性味:味辛、苦,性平。

歸經:歸肝、脾、腎經。

功效:祛風除濕;解毒療瘡。

主治:風濕關節痛;婦女白帶;無名腫毒。

現代研究:粉葉地錦具有抗菌、抗炎、鎮痛、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保肝護腎等作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粉葉地錦,又名地錦、地錦草、地錦藤、地錦葉、地錦花、地錦根、地錦果,為脣形科地錦屬植物粉葉地錦的乾燥全草。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粉葉地錦味辛、苦,性平。歸肝、脾、腎經。具有祛風除濕;解毒療瘡的功效。主治風濕關節痛;婦女白帶;無名腫毒。

現代研究發現,粉葉地錦具有抗菌、抗炎、鎮痛、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保肝護腎等作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粉葉地錦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但在使用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粉葉地錦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2.不宜長期服用。 3.服用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粉葉地錦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粉葉地錦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四肢關節疼痛痰核流注白帶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