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Rhamnus davurica Pall.
- 別名:老鴰眼,老烏眼
- 藥品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達烏里鼠李的果實。採收和儲藏:8-9月果實成熟時採收,鮮用或微火烘乾。
- 道地藥材:山西, 河北
- 生長環境:灌叢或林緣, 溝邊, 山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臭李子的傳統功效
1. 止咳祛痰
臭李子性溫,味酸、甘,具有化痰止咳、理氣消滯、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所含有的成分,如單寧、有機酸等,能抑制細菌生長,緩解呼吸道炎症,幫助祛痰止咳。此外,臭李子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改善水腫脹滿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臭李子性質寒涼,可清熱解毒,適用於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癰腫、瘰癧、疥癬等,能有效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另外,臭李子富含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其果實中的有機酸可促進消化,改善腸胃功能。但由於臭李子性寒,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腹瀉等不適。
臭李子的古代典籍
- 《 神農本草經》:在古代的中醫典籍《神農本草經》中,曾經有對一種名為「鼠李」的藥材進行過詳細的記載。然而,經過後世的研究與考證,我們發現《神農本草經》以及其他的古籍中所描述的「鼠李」,其實並不是現在所稱的「臭李子」。
《神農本草經》中的「鼠李」,應是指一種屬於鼠李科的植物,學名為凍綠(Rhamnus utilis Decne)。這種植物與現在常見的「臭李子」並不相同,兩者雖然可能在外觀或功能上有些相似之處,但在學名和植物屬性上是有所區別的。
換言之,過去將《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鼠李」與現今所說的「臭李子」畫上等號,這是一個誤解。根據植物學的分類和分佈情況,我們現在可以確定《神農本草經》所指的「鼠李」,實際上應是鼠李科的凍綠,而非其他種類的鼠李屬植物。
因此,在研究《神農本草經》時,我們需要謹慎辨識其中的藥材名稱,以免將古籍中的記載與現代的植物學知識混淆。對於「臭李子」的藥用價值和應用範圍,我們應參考其他相關的中醫典籍或現代的研究報告,以獲得更準確的資訊。
臭李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漱口。
臭李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甲狀腺腫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牙齒痛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疥癬感冒癰腹瀉
臭李子含有的化學成分
大黃素(Emodin), 大黃酚(Chrysophanic acid), 山柰酚(Kaempferol)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