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白屈菜

BAI QU CAI

  • 英文名稱:Chelidonium majus L. [C. majus L. var. grandiflorum DC.] Greater Celandine Herb
  • 別名:地黃連,黃湯子,斷腸草,八步緊,雄黃草,土黃連,胡黃連,山西瓜,山黃連,小野人血草,牛金花,假黃連,小黃連
  • 藥品來源:為罌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全草。採收和儲藏:盛花期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曬乾,貯放於通風乾燥處。亦可鮮用。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四川, 西北地區, 江蘇, 江西, 東北地區
  • 生長環境:草地, 溝邊, 草叢, 山谷, 水溝邊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白屈菜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白屈菜的解毒作用已獲得科學研究的證實,已被廣泛應用於臨牀治療中。白屈菜中的活性成分,如芸香苷和槲皮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保護肝臟免受損傷,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此外,白屈菜還可以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排出體內毒素,進一步增強解毒效果。

2. 利尿

白屈菜有利尿作用,可促進尿液生成,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物。此外,白屈菜還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抗菌抑菌等功效,可輔助治療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白屈菜的利尿作用與其所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有關,這些化合物能增加腎臟血流量,促進腎小管對水分和電解質的重吸收,從而增加尿液生成量。白屈菜的利尿作用可幫助降低體內水分含量,從而減輕水腫症狀。此外,白屈菜還可促進體內毒素和廢物的排出,從而改善皮膚健康。

3. 止咳

白屈菜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包括皁苷類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哮喘的特性。研究顯示,白屈菜提取物可以抑制氣管收縮,減少痰液的分泌,改善呼吸功能。此外,白屈菜還具備抗氧化作用,能減少炎症並保護肺部組織。

白屈菜的古代典籍


白屈菜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汁塗;或研粉調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白屈菜的藥用方法

白屈菜可入藥,可煎湯、泡酒、外用等。

白屈菜的禁忌:

白屈菜有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因此,白屈菜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白屈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胰臟炎腳氣病心內膜炎胃潰瘍慢性肝硬化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肺癌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腹水咳嗽全身性水腫皮膚顏色發黃腹痛痢疾黃疸疥癬損傷膀胱炎

白屈菜含有的化學成分


白屈菜鹼(Chelidonine), 原阿片鹼(Protopine), 消旋金罌粟鹼(Stylopine), 左旋金罌粟鹼(L-Stylopine), 別隱品鹼(Allocryptopine), 白屈菜玉紅鹼(Chelirubine), 血根鹼(Sanguinarine), 白屈菜紅鹼(Chelerythrine), 黃連鹼(Coptisine), 左旋金罌粟鹼β-甲羥化物(Stylopine β-methohydroxide), 左旋金罌粟鹼α-甲羥化物(Stylopine α-methohydroxide), 小檗鹼(berberine), 刻葉紫堇明鹼(Coryamine), 鷹爪豆鹼(Sparteine), 羥基血根鹼(Hydroxysanguinarine), 羥基白屈菜鹼(Hydroxychelidonine), 高白屈菜鹼(Homochelidonine), 白屈菜醇(Celidoniol), 膽鹼(Choline), 甲胺(Methylamine), 組胺(Histamine), 酪胺(tyramine), 皁苷(Saponin), 遊離黃酮醇(Free flavonols), 消旋四氫黃連鹼(Tetrahydrocoptisine), 6-甲氧基二氫血根鹼(6-M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6-甲氧基二氫白屈菜紅鹼(6-Methoxydihydrochelerythrine), 8-氧黃連鹼(8-Oxocoptisine), 四氫小檗鹼(tetrahydroberberine), 白屈菜酸(Chelidonic acid), 維生素C(Vitamin C)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