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榔皮

白榔皮

BAI LANG PI

    • 英文名稱:
    • 別名:榔皮樹,色告白
    • 藥品來源:為梧桐科植物絨毛蘋婆的樹膠。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rculia villosa Roxb.[Sterculia lantsangensis Hu]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割破樹皮,流出汁液,凝固後取下。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白榔皮的主治功效


    白榔皮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肝、腎經。

    功效

    祛風利濕;接骨。

    主治

    風濕痹痛;水腫;小便不利;骨折。

    現代研究

    1. 白榔皮具有抗菌、抗炎、鎮痛、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氧化、保肝、抗衰老、抗疲勞、免疫調節等作用。
    2. 白榔皮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3. 白榔皮提取物對小鼠關節炎、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 白榔皮提取物對小鼠的扭體反應、熱板法均有鎮痛作用。
    5. 白榔皮提取物對小鼠艾氏腹水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種腫瘤有抑制作用。
    6. 白榔皮提取物能降低血糖、血脂、血壓。
    7. 白榔皮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保肝、抗衰老、抗疲勞、免疫調節等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1. 白榔皮有小毒,不宜過量服用。
    2. 白榔皮有滑腸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3. 白榔皮有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白榔皮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

    白榔皮含有的化學成分


    天冬氨酸(asparticacid), 穀氨酸(glutamicacid), 甘氨酸(glycine), 脯氨酸(proline), 蘇氨酸(threonine), 樹膠(gum)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