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果樹皮
BAI GUO SHU PI
- 英文名稱:
- 藥品來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白果樹皮的主治功效
中藥白果樹皮主治《滇南本草圖說》:"燒灰,調油搽牛皮銅錢癬。"
白果樹皮,為銀杏科植物銀杏Ginkgo biloba L.的樹皮。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止癢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腳氣,濕疹,皮膚瘙癢。
現代研究表明,白果樹皮含有銀杏黃酮、白果酸、白果酚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臨牀上可用於治療冠心病、腦血栓、高血壓、糖尿病、神經衰弱、皮膚病等。
1. 抗氧化作用
白果樹皮中的銀杏黃酮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從而保護細胞免受損傷。研究表明,白果樹皮提取物可以顯著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的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從而具有抗氧化作用。
2. 抗炎作用
白果樹皮中的白果酸具有很強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緩解炎症反應。研究表明,白果樹皮提取物可以顯著抑制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釋放,從而具有抗炎作用。
3. 抗菌作用
白果樹皮中的白果酚具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種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研究表明,白果樹皮提取物可以顯著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珠菌和黑麴黴菌等多種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從而具有抗菌作用。
4. 抗病毒作用
白果樹皮中的銀杏黃酮具有很強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多種病毒的複製。研究表明,白果樹皮提取物可以顯著抑制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和乙肝病毒等多種病毒的複製,從而具有抗病毒作用。
5. 抗腫瘤作用
白果樹皮中的白果酸具有很強的抗腫瘤作用,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研究表明,白果樹皮提取物可以顯著抑制人乳腺癌細胞、肺癌細胞和肝癌細胞的生長,並且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從而具有抗腫瘤作用。
6. 其他作用
白果樹皮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改善血液循環、保護心腦血管、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總結
白果樹皮具有多種藥理作用,臨牀上可用於治療冠心病、腦血栓、高血壓、糖尿病、神經衰弱、皮膚病等。但白果樹皮含有銀杏酸,對肝臟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肝病患者,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白果樹皮含有的化學成分
鞣質(tann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