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的主治功效
中藥白背葉主治清熱;解毒;祛濕;止血。主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鵝口瘡;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常用功效與現代研究介紹
白背葉,為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乾燥全草。夏、秋季採收,洗淨,切段,曬乾。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血之功效。常用於治療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鵝口瘡、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症。
1. 清熱解毒
白背葉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成分,具有很強的抗菌、消炎作用。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等。
2. 祛濕止血
白背葉中含有大量的鞣質成分,具有很好的收斂止血作用。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各種出血性疾病,如鵝口瘡、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
3. 現代研究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發現,白背葉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其中,白背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對多種細菌、真菌有抑制作用。白背葉中的鞣質成分具有很好的收斂止血作用。白背葉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腫瘤活性。
白背葉為我國傳統中草藥,具有悠久的使用歷史。現代研究發現,白背葉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白背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天然藥物,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白背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 ;或煎水洗。內服:煎湯,1.5-9g。
白背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糖尿病痔瘡消化不良白帶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慢性肝炎中耳炎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