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閭的主治功效
行瘀,祛濕。治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乾金翼方》:"治折腕瘀血,庵閭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日三。"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濕。治風濕關節痛。"《藥材資料匯編》:"散瘀血,止痛,通經,利尿,消腫。"
庵閭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搗汁飲。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 《千金·食治》:"主蛇咬瘡久不瘥,搗敷之。又治九種瘻。"
- 《唐本草》:"主諸瘻、霍亂及蛇傷。"
- 《開寶本草》:"主膀胱、腎間冷氣及盲腸氣,調中止痛,嘔吐。"
- 《日華子本草》:"治乾、濕腳氣並腎勞頹疝氣,開胃下食( 食 一作 氣 ),治膀胱痛,陰疼。"
- 李東垣:"補命門不足。"
- 《本草求真》:"肝經虛火從左上衝頭面者用之。"⑨《隨息居飲食譜》:"殺蟲闢穢,制魚肉腥臊冷滯諸毒。"⑩《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治慢性氣管炎。"⑾《吉林中草藥》:"散寒止痛。治疝氣,腎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遺尿。"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