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的傳統功效
1. 通利二便
竹筍性味甘、淡、微寒,歸經大腸、膀胱。其質輕多汁,富含津液,能清熱潤燥,有助於通利腸胃,緩解熱結或腸燥便秘。同時,其淡滲之性可利水導濕,促進小便通暢,故在傳統中醫理論中,竹筍具有通利二便之功,尤適合濕熱或燥結內阻者。
2. 化痰下氣
竹筍於傳統中醫觀點,其化痰下氣之功,得益於其性味與歸經。竹筍味甘而性寒,入胃、肺、大腸經。其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此舉有助於解除因便祕所致之氣機鬱滯,進而緩解「痰多氣滯」之證。氣下則痰消,此為通腑降濁而下氣化痰之徑。此外,竹筍含有的皁角苷成分,被認為具化痰作用,能助於消解痰液,對於肺系痰阻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亦有助益。此乃直接作用於痰濁,使之化解。竹筍性寒能清熱,熱除則痰不易生積;其通利之性,亦能利水導滯,間接助於痰濕之運化與排出。竹筍通過暢通腑氣、降濁通便,直接化痰,並藉清熱利濕之性,多方面實現其化痰下氣之效。
3. 清熱除煩
竹筍性寒味甘,歸肺、胃二經。其寒能清熱瀉火,甘可和中緩急,具有清解體內鬱熱之功。因入肺經,能清肺熱,肅降肺氣以安神;入胃經,可清除胃中積熱,使心火得降,胃氣得和。故善治心胃熱盛所致之煩熱口渴、心煩不寐等症,從而達到清熱除煩之效。
竹筍的現代功效
1. 減肥減重
竹筍之於體重管理,實踐其獨特生理藥理功效。每百克竹筍僅提供約18大卡熱量,其極低的熱量密度,便於在不增加總攝取熱量的前提下,達到飽足感。此功效主要歸因於竹筍中含量豐沛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具有吸水膨脹的特性,能在消化道中形成膠狀物質,顯著延緩胃排空速度,從而延長飽腹感,有效抑制食慾。這有助於降低對食物的渴望,減少正餐及零食的攝取量,對於建立熱量赤字,控制整體能量攝入,進而達成體重管理具有關鍵作用。
此外,竹筍中豐富的膳食纖維亦能強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加糞便體積和柔軟度,加速腸道內容物排出。這有助於規律排便,有效預防及緩解便秘問題。腸道機能的順暢運作,不僅能避免體內廢物積聚引發的腹脹不適,更間接支援新陳代謝,維護腸道微生態健康,對於代謝效率及體內廢物排除均有助益,是減重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除了纖維素的直接貢獻,竹筍亦富含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以及鉀、鎂等。這些微量營養素在能量代謝、細胞功能維持及電解質平衡上扮演重要角色,確保在熱量控制期間身體仍能獲得必需營養支持,避免因營養不均導致的代謝失衡或過度飢餓感。竹筍含有的植物性蛋白質,亦能提供人體所需胺基酸,有助於維持肌肉量,對於減重過程中維持基礎代謝率具有積極意義。綜合上述效用,竹筍堪稱減重計畫中的理想食材,其多重生理機制協同作用,共同支持健康的體重管理。
2. 營養豐富
竹筍自古以來即被視為餐桌上的珍品,其藥理價值深植於豐富的營養成分之中。它不僅提供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與E,以及鉀、鈣、鎂、磷等多種關鍵礦物質,這些協同作用能有效滋養身體,促進新陳代謝,並提升整體免疫防禦能力。
竹筍更是膳食纖維的優良來源。高纖含量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確保消化系統運作順暢,並能顯著降低體內的膽固醇水平。其纖維質也能賦予持久的飽足感,對於期望控管體重的人而言,是理想的選擇,因其本身脂肪與熱量極低,每百克僅含微量的0.2克脂肪和約20大卡熱量。
此外,竹筍展現出顯著的生物活性。其內含的天然抗氧化劑能夠有效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壓力損傷,進而降低罹患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竹筍亦具備抗炎潛力,對於緩解關節炎、哮喘等炎症性病症的症狀有所助益。同時,其抗菌特性有助於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和繁殖,進一步鞏固身體抵禦感染的能力,維護整體健康。
3. 促進排毒
竹筍在促進身體排毒方面展現多重功效,首要歸因於其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纖維能顯著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有效縮短體內廢物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此機制不僅能改善便秘,更能將積聚的代謝廢物與有害物質隨糞便排出體外,達成暢通腸道、淨化內在環境的作用,對於維持消化系統健康至關重要。
其次,竹筍含有多種天然抗氧化物質,如黃酮類化合物和多酚類。這些抗氧化劑能有效中和體內產生的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壓力損傷。自由基為細胞代謝過程中的不穩定分子,過量積聚可能對細胞造成損害;竹筍藉由清除這些不穩定分子,有助於維護細胞健康、降低長期氧化對身體的負擔,從細胞層面間接支持了身體的排毒能力。
此外,竹筍具有溫和的利尿作用。其所含的鉀質及其他活性成分,有助於調節體內水分平衡,促進腎臟功能。透過增加尿液排出,竹筍能有效協助身體清除多餘水分以及溶解於水中的代謝廢物與毒素,減輕腎臟負擔,並對於預防尿路感染也有所助益。
4. 降血壓
竹筍在降血壓方面展現出多重藥理功效。其內含的關鍵物質,如藤黃素、豐富的膳食纖維、以及鉀與鎂等礦物質,協同作用以維護心血管健康。其中,藤黃素(Garcinol)被發現具有擴張血管的潛力,透過改善血管彈性與血流,直接有助於降低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尤其有益。
除了藤黃素的直接作用,竹筍所含的豐富纖維素在間接降壓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纖維素能有效幫助降低體內膽固醇水平,進而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從根本上改善血管健康狀況,避免因血管硬化而引起的血壓升高。
鉀離子與鎂離子則是竹筍中對血壓調節至關重要的礦物質。鉀離子在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方面扮演核心角色,能幫助抵消過量鈉攝取對血壓的負面影響,促進鈉的排出,從而有助於穩定血壓。而鎂離子則以其放鬆血管平滑肌的特性而聞名,有助於緩解血管收縮,進一步促進血壓下降。
臨床研究亦支持竹筍的降壓潛力。一項針對高血壓患者的研究顯示,每日攝取90克竹筍並持續12週後,患者的平均血壓可降低4毫米汞柱。此外,即使是健康人群,在每日攝取相同份量竹筍並持續4週後,其血壓亦可平均降低2毫米汞柱,這佐證了竹筍對於血壓管理的多面向效益。
5. 改善消化系統
竹筍在促進消化道健康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藥理效用。其核心價值在於蘊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當中包括木質素、半纖維素及果膠等多元成分。這些纖維素被譽為天然的「腸道清道夫」,它們不僅能有效吸水膨脹,增加糞便體積,並使其軟化,同時強烈刺激腸壁,顯著促進腸道蠕動(又稱蠕動波),從而加快糞便的推進與排出。此機制對於有效緩解現有便秘狀況,乃至從根源上預防便秘的發生,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膳食纖維除了其通便作用外,尚具備卓越的吸附能力。它們能有效吸附腸道內的有害物質與代謝廢物,減少毒素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進而降低腸道感染的風險,並被認為對腸道細胞的健康維護有積極意義。此外,竹筍中的大量膳食纖維亦是腸道益生菌的優質「益生元」,能有效增進益生菌群的數量與活性,協助維護健康的腸道微生物平衡,此平衡對於整體消化吸收功能至關重要。
除卻膳食纖維的顯著貢獻,竹筍亦富含多種維生素,例如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B1、B2、C等。這些微量營養素雖非直接作用於糞便形成或蠕動,卻對維持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促進新陳代謝以及提供抗氧化保護等層面不可或缺,間接提升消化系統的整體運作效能,共同構築竹筍在改善消化功能上的全面性助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竹筍的注意事項
- 脾虛便滑者不宜食用:竹筍性寒,脾虛便滑者食用後容易加重腹瀉症狀。
- 消化不良者慎用:竹筍纖維含量高,消化不良者食用後可能導致腹脹、腹痛等不適。
- 胃潰瘍者不宜食用:竹筍含有較多草酸,胃潰瘍患者食用後會刺激潰瘍面,加重病情。
- 腎結石患者慎用:竹筍含有較多草酸,腎結石患者食用後可能加重結石形成。
- 痛風患者慎用:竹筍含有嘌呤,痛風患者食用後可能引起痛風發作。
- 孕婦應適量食用:竹筍性寒,孕婦過量食用可能影響胎兒健康。
- 哺乳期婦女應適量食用:竹筍性寒,哺乳期婦女過量食用可能影響乳汁品質。
竹筍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竹筍含有的化學成分
蛋白質(Protein), 氨基酸(Amino acids), 脂肪(Fat), 糖類(Sugars), 鈣(Calcium), 磷(Phosphorus), 鐵(Iron), 胡蘿蔔素(Carotene), 維生素B1(Vitamin B1), 維生素B2(Vitamin B2), 維生素C(Vitamin C)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