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鴨蛋
YA DAN
- 寒熱指數:0
- 英文名稱: Duck Egg
最後更新日:2024-02-05
鴨蛋的傳統功效
1. 止痢
鴨蛋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其傳統中藥觀點認為,鴨蛋善於清熱解毒,對痢疾常見之濕熱證具良好療效,可助緩解腹痛、腹脹。其滋養作用能補益脾胃氣血,有助於修復損傷的腸道黏膜,減少瀉痢頻次。蛋黃具收斂之性,有助於穩定腸道,而蛋清的清解作用,則可助驅除腸道濕熱毒邪,綜合發揮止痢功效。
2. 清肺止咳
鴨蛋在中藥觀點中,具有清肺止咳之效,其性味歸經與功效特性密切相關。鴨蛋性涼,味甘。涼性有助於清熱瀉火,對於肺熱熾盛所致的咳嗽,如痰黃、咽喉紅腫等症狀,能發揮清洩肺熱的作用。甘味則有滋補、潤燥之功,能滋養肺陰,緩解因肺燥陰虛導致的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稠,以及咽喉乾燥不適。
從傳統醫學歸經來看,鴨蛋主要歸肺經與腎經。肺主氣,司呼吸之功能,而腎為肺之母,腎陰充足則能滋養肺陰,維護肺臟正常功能。鴨蛋能滋補肺腎之陰,充實津液,強化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這與其現代營養學中保護呼吸道、增強抵抗力的觀點相呼應。其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在中醫理論中可視為滋補精微,有助於益氣養陰、增強體內正氣,從而有效改善咳嗽、咽喉疼痛等呼吸道症狀。
3. 滋陰潤燥
鴨蛋性味甘涼,歸經肺腎。中醫觀點認為,鴨蛋具備顯著的滋陰潤燥功效,特別適合於陰液虧虛或感受燥邪之人。鴨蛋富含滋養成分,能充沛體內陰液,對於肺陰虧虛所致的口乾舌燥、咽乾不適,以及肌膚乾燥、粗糙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其滋潤特性亦能直接作用於身體乾燥狀態,有助於改善因體液不足引起的各種燥症。對於燥熱體質者,鴨蛋能透過其滋養津液、清降虛火的特性,達致潤燥養陰之效,使體內陰陽趨於平衡,恢復津液充盈之態。
4. 補益肝腎
鴨蛋性寒涼,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之功效。從中醫傳統觀點而言,鴨蛋富含諸多精微物質,能有效補充人體肝血與腎精之不足。其所蘊含的豐富營養,可轉化為滋養肝陰、充益肝血之用,有助於維持肝臟疏泄條達,使氣血運行暢順,並鞏固肝主藏血之能。同時,鴨蛋亦是補益腎陰、固護腎精之良品,能充實腎之藏精之本,對於延緩腎氣衰退,改善因肝腎陰血虧虛所致之症狀,皆有助益。此種滋補作用,不僅能提升臟腑功能,亦能協調陰陽,達至整體平衡,益於肝腎相生相濟之理。
鴨蛋的現代功效
1. 保護眼睛健康
鴨蛋在保護眼睛健康方面,展現多重藥理功效。其富含的維生素A,對維護視力至關重要,尤其能輔助改善夜盲症及乾眼症狀,因為維生素A能在體內轉化為視黃醇,進而促進視網膜細胞的生長與修復。此外,鴨蛋蘊含豐富的葉黃素及玉米黃質,這兩種是強效的抗氧化劑,能有效吸收光線中的有害藍光,保護視網膜免受光線氧化損傷,對於預防黃斑部病變及延緩視力減退具有積極作用。鴨蛋中的Omega-3脂肪酸,則有助於提升視覺敏銳度,同時能抑制眼部發炎反應,緩解不適。更值得一提的是,鴨蛋所提供的優質蛋白質,是構成眼部組織的重要基石,能加速受損眼部組織的修復過程,並促進傷口癒合,為眼睛的整體健康提供堅實支持。綜合而言,鴨蛋不僅提供基礎營養,更從多面向為眼睛健康築起防護網。
2. 營養豐富
鴨蛋作為一種具高營養價值的食材,其藥理功效根植於豐富的複合營養成分。鴨蛋含有約13-15%的優質蛋白質,是完整胺基酸的良好來源,對於人體組織的修復、生長及細胞更新至關重要,亦支持酵素與荷爾蒙合成,維持身體基礎代謝與免疫機能。
其脂質含量約11-13%,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提供能量、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並維護細胞膜結構完整,對心血管健康具正面意義。
在維生素方面,鴨蛋富含維生素A、B2、B12及葉酸。維生素A對視力、免疫與皮膚健康至關重要。B族維生素積極參與能量代謝,助食物轉化為能量,並益於神經系統及紅血球形成。葉酸對於細胞分裂與DNA合成尤其重要。
鐵、鋅、硒等礦物質賦予鴨蛋顯著藥理效益。鐵質為血紅蛋白要件,對氧氣輸送至關重要,助預防貧血。鋅能增強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硒作為強力抗氧化劑,保護細胞免受氧化,並支持甲狀腺功能。另含鈣、磷,對骨骼牙齒強健不可或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 [鴨蛋] 注意重點:
- 食用適量:鴨蛋高蛋白,一次不宜食入過多。
- 膽固醇限制:患有高血脂、高膽固醇者不宜多食。
- 避免存放過久:鴨蛋易變質,應避免長期存放。
鴨蛋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