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 Radix Boehmeriae
- 別名:苎麻茹,園麻,白麻,家苧麻,野苎根,苎根,青麻,野麻
- 藥品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和根莖。採收和儲藏:冬、春季採挖,除去地上莖和泥土,曬乾。一般選擇食指粗細的根,太粗者不易切片,藥效亦不佳。
- 道地藥材:陝西, 山東, 河南
- 生長環境:荒地, 山坡, 路旁, 山溝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苧麻根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薴麻根的解毒功能主要歸因於其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和木質素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保護肝臟免受損害。此外,薴麻根還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毒素的排出。
2. 利尿
薴麻根之所以能利尿,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鉀離子,鉀離子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離子,而鈉離子是引起水腫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薴麻根還含有皁苷類成分,皁苷類成分也能促進排尿,緩解水腫。
3.
薴麻根中的薴麻根素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研究發現,薴麻根素能抑制脂多醣誘導的巨噬細胞中炎症因子的釋放,如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細胞介素-6(IL-6),從而減輕炎症反應。此外,薴麻根素還具有鎮痛作用,能抑制炎症引起的疼痛。
4. 利尿解毒
薴麻根的利尿解毒功效主要歸因於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包括黃酮類化合物、生物鹼、多糖等。這些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毒素,改善尿液排泄,緩解水腫、尿路感染等症狀。此外,薴麻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
5. 清熱安胎
薴麻根性寒味甘,歸肝經、腎經,具有清熱安胎、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等症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薴麻根含有薴麻根堿、薴麻根苷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鎮痛、保胎的作用。臨牀應用證實,薴麻根可有效治療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等症狀,是婦科常用的安胎藥。
6. 涼血止血
薴麻根的涼血止血功效可能與其所含有的生物鹼和酚類化合物有關。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收斂作用,能幫助止血和防止出血。另外,薴麻根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K,維生素K是凝血過程中必需的營養素,能促進凝血因子的合成,也有助於止血。
苧麻根的古代典籍
- 《 本草衍義》:《本草衍義》這本書對於中藥"薴麻根"的描述是這樣的:
薴麻這種植物看起來很像蕁麻,但是它的花卻不同,形狀有些類似白楊樹的花,但是較為細長,並且是成串地生長著。每一朵花實際上是由數十個小穗組成的,顏色呈現一種青白色。
換句話說,《本草衍義》中的描述,讓我們可以想像薴麻是一種外觀與蕁麻相似,但有著獨特花序的植物。其花長條形,生長方式為串狀,且一串之中包含許多小穗,整體呈現淡雅的青白色。
- 《 本草便讀》:根據中醫古籍《本草便讀》中張秉成的描述,薴麻根是一種具有甘寒特性的中藥,能滋養身體的陰份,特別擅長於清涼血液,滑利孔竅,對於血液中有濕熱的人特別適用。
在懷孕期間胎兒不穩定的情況下,多數是因為血熱所導致,當然,也有部分是因為受傷或是血液瘀滯所致。而薴麻根安胎的作用,可能就是基於它能夠滋陰清熱、滑利血脈的特性,從而達到安胎的效果。這也就是為什麼薴麻根常被用於安胎的緣由吧。
- 《 神農本草經疏》:在《神農本草經疏》這本書中,作者繆希雍對薴麻根的功效進行了詳細的解析。他提到,《別錄》一書特別強調薴麻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的赤丹(一種皮膚疾病),因為它具有寒涼的特性,能有效地清涼血液。此外,利用薴麻根浸泡製成的汁液來治療口渴,則是利用了它清熱的效果。
繆希雍進一步指出,《日華子》一書中記載,薴麻根可用於治療心膈熱(胸悶、心煩)、漏胎出血、產前產後的心煩不寧,以及熱病、大渴、發狂等症狀。另外,對於服用金石藥物導致的心熱,以及被毒箭、蛇蟲咬傷的情況,薴麻根同樣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所有這些用途都基於薴麻根性質寒涼,能有效解除體內的熱氣,並有涼血的作用。
- 《 本草正義》:根據中醫古籍《本草正義》中張山雷對薴麻根的解析,他指出薴麻根性質寒涼,自古以來被用於治療小便不暢、五淋(不同類型的尿道感染)和熱結等疾病,這說明它具有清熱解毒、通利水道的功效。因此,《日華本草》描述它性味甘寒,質地滑潤。
然而,近世有人誤解,將薴麻根視為妊娠期間安胎的良藥,可能是受到薴麻纖維堅韌特性的影響,認為它能強化胎兒的保護。但事實上,薴麻根既寒又滑,並非適合胎動不安的情況使用。更進一步地,薴麻根的主要作用是向下引導,這在妊娠期間是應該避免的,因為會增加流產風險。
回顧歷代醫學文獻,僅有《梅師方》一書提及用薴麻根來處理妊娠期間忽然出現的黃色分泌物,除此之外,這種應用並不常見。甚至,丹溪先生曾指出薴麻根能促進滯留血液的流通,這顯然與妊娠安胎的理念背道而馳,更無法將其視為安胎的常規藥物。
總結而言,薴麻根雖有其療效,但在妊娠期間應慎用,以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 《 植物名實圖考》:根據中醫古書《植物名實圖考》的記載,薴麻被列為下品藥材。在《農政全書》中提及的薴徙絲並非薴麻,且在北方因氣候寒冷,薴麻並不適合生長。據《救荒本草》所描述,薴麻的根部味道甘甜,烹煮後更是甜美可口,甚至在許州的田園裡也能見到有人種植。然而,從淮河往北的地區,近年來多轉向栽種棉花,因為人們對禦寒的需求時間較長,而對防暑的需要則相對短暫。雖然薴麻紡織的絺綌類衣物,在城市中需求量大,但實際上種植薴麻的人卻不多。野外的薴麻生長茂盛,但要清除它們卻十分困難,且薴麻纖維不易紡織。而山區的薴麻纖維較為堅韌,開出的花呈長穗狀,有些與一般薴麻不同。
- 《 醫林纂要》:根據中醫古書《醫林纂要》中的記載,由汪紱所提出的觀點是,當孕婦進入懷孕期的二至三個月後,體內的相火(一種中醫理論中的身體能量)會逐漸增強,導致血液變得更熱,這時胎兒可能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
而薴麻根因為具有甘鹹的特性,能深入心臟,有助於散發出其內在的光明能量,同時避免了熱氣過度淤積,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對於安胎非常有益的藥材。換言之,薴麻根能幫助調節孕婦體內的熱量,使胎兒得以在一個較為平和、穩定的環境下成長,故被推崇為安胎的優質選擇。
- 《 本草衍義》:朱丹溪在《本草衍義補遺》中提到,薴麻根具有強大的功效,主要能夠滋補肺部,增強肺臟的功能。同時,它還能促進血液的流動,幫助排除滯留在體內的瘀血。然而,他觀察到在當時的方藥中,薴麻根似乎並未被廣泛使用,因此他特別提出來,希望更多人能夠認識並利用這種中藥的價值。
根據中醫古籍《本草衍義補遺》的記載,由朱丹溪提出的觀點,薴麻根是一種非常有益的中藥。它不僅可以強化肺部功能,對肺臟有著良好的滋補作用,而且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出瘀滯的血液。但朱丹溪也指出,在當時的藥方中,薴麻根的應用並不普遍,所以他特別將其特性介紹出來,以期更多人能夠認識並善用這種中藥的療效。
- 《 本草述鉤元》:劉若金在《本草述鉤元》中對薴麻根的解釋是這樣的:
他提到,丹溪學派認為薴麻根具有強大的滋補陰氣的效果,同時也能促進瘀血的流通,這種作用方式是通過補充來達到行氣的作用。一般來說,味道甘寒的藥物能清熱降火,而薴麻根不僅能止血尿,還能治療丹毒,這是不是說明它進入血液中,有清熱的作用呢?
然而,如果我們從其安胎和治療漏血的顯著效果來看,薴麻根補陰活血的功效,豈能單純地和其它清熱藥物相提並論。它調節血液的作用,實際上是建立在其滋補陰氣的基礎上,因此,它既能促進血液流通,又能止血,這一點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以上就是劉若金在《本草述鉤元》中對薴麻根的解析。
- 《 醫林纂要》:在《醫林纂要》這本中醫古書中,汪約對薴麻根和葛根的功效進行了比較和解析。他指出,薴麻根和葛根都具有養心、清肺、散火的作用。然而,兩者之間存在差異。
葛根因為其色澤偏白,主要作用於氣分,能夠散發陽明經的火熱。而薴麻根,因其色澤偏紅,主要進入血分,專門針對厥陰經的火熱進行調節。通過散發體內的火熱,實際上也是在間接補充心臟的功能。
這段描述揭示了薴麻根和葛根在功效上的相似與不同,以及它們分別如何針對人體的不同部位和狀態發揮作用。
- 《 本草衍義》:
《本草衍義》說:「薴麻這種植物看起來像蕁麻,它的花則類似白楊樹的花,但是比較長。花是成串生長的,每一朵花實際上是由數十朵小花組成的穗,顏色是青白色的。」
這段文字主要描繪了薴麻的外觀特徵,包括其與蕁麻相似的植株形態,以及它獨特的花型和顏色。在中醫學中,薴麻根常被用作藥材,但這裡的描述並未涉及其藥用價值或使用方法,僅專注於植物的外觀描述。
- 《 本草綱目》:根據中醫古書《本草綱目》的記載,薴麻根具有多種用途與特性。薴麻可以經過刮洗和烹煮後食用,特別是在糧食短缺的時期,它味道甘美,能作為應急食物。薴麻的種子呈現茶褐色,一般在九月份採收,到了二月份就可以進行播種。有趣的是,薴麻的根部即使在過了季節後仍能自行生長,顯示出薴麻頑強的生命力。
- 《 本草便讀》:根據中醫古籍《本草便讀》中張秉成的描述,薴麻根是一種具有甘寒特性的中藥,能滋養身體的陰份,特別擅長於清涼血液,滑利孔竅,對於血液中有濕熱的人特別適用。
在懷孕期間胎兒不穩的情況下,多數是因為血熱所導致,當然,也有部分是因為受傷或是血液瘀滯所致。而薴麻根安胎的作用,可能就是基於它能夠滋陰清熱、滑利血脈的特性。
換句話說,薴麻根在中醫的角度看來,能夠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清涼血液,對胎兒的穩定有正面的影響。
- 《 神農本草經疏》:在《神農本草經疏》這本書裡,作者繆希雍對薴麻根的功效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他提到,《別錄》一書特別強調薴麻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的赤丹(一種皮膚疾病),因為它屬寒性,能起到涼血的作用。使用薴麻汁來治療口渴,則是利用了它清除體內熱氣的能力。
《日華子》這本書中,更進一步指出薴麻根可用於治療心臟和橫膈膜間的熱症,以及漏胎出血的情況。它還能緩解孕婦產前產後的心煩不寧,以及因天氣炎熱所引起的疾病,如大渴、發狂等。此外,對於服用金石類藥物後感到心熱的人,或是被毒箭、蛇蟲咬傷的人,薴麻根同樣有效。這些效果都歸因於薴麻根本身的寒性,能幫助人體解熱並涼血。
總結來說,薴麻根在中醫學上被認為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能用於多種因熱氣或血液問題所引起的疾病。
- 《 本草正義》:根據中醫古籍《本草正義》中張山雷對薴麻根的解析,他指出薴麻根性質寒涼,自古以來被用於治療小便不暢、五淋(不同類型的尿道感染)和熱結等疾病,這說明它具有清熱解毒、通利水道的功效。因此,《日華本草》描述它性味甘寒,質地滑潤。
然而,近世有人誤解,將薴麻根視為妊娠期間安胎的良藥,可能是受到薴麻堅韌質地的啟發,認為它能增強胎兒在母體中的穩定性。但事實上,薴麻根性寒且滑,並非適合胎動不安的情況。再者,根部的特性主導下行,對於懷孕婦女來說是應該避免的,因為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安全。
張山雷舉例,古代醫學文獻中,僅《梅師方》記載了薴麻根可用於治療胎動時出現的黃色分泌物,其他應用並不多見。丹溪先生甚至指出,薴麻根能夠促進滯留血液的流動,這對於胎動不安的情況而言,顯然是不合適的,更無法作為安胎的常規藥物。
總括來說,張山雷強調,薴麻根雖有其療效,但對於胎動不安的孕婦來說,並非理想選擇,甚至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應慎用之。
苧麻根的現代功效
1. 降血壓
薴麻根中的薴麻根素具有降血壓作用,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薴麻根素能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 (ACE) 的活性,減少血管緊張素 II 的生成,從而降低血壓。此外,薴麻根素還能通過增加一氧化氮 (NO) 的生成,促進血管舒張,降低血壓。研究表明,薴麻根提取物可以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具有良好的降血壓效果。
2. 降血脂
薴麻根素具有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脂。此外,薴麻根素還能抑制動脈粥狀硬化的形成,保護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薴麻根素是一種天然的降血脂藥物,具有安全、無毒副作用的優點,適合長期服用。
3. 降血糖
薴麻根中的薴麻根素具有降血糖作用,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
- 刺激胰島素分泌:薴麻根素能直接作用於胰島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 抑制葡萄糖吸收:薴麻根素能抑制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減少葡萄糖進入血液,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 增加葡萄糖利用:薴麻根素能促進肌肉和肝臟對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消耗,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薴麻根還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4. 抗腫瘤
薴麻根中的薴麻根素具有抗腫瘤作用,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研究發現,薴麻根素能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週期,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以及抑制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來發揮抗腫瘤作用。此外,薴麻根素還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機體的抗腫瘤能力。
5. 抗氧化
薴麻根中的薴麻根素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研究表明,薴麻根素具有清除超氧化物陰離子、氫氧自由基和過氧亞硝酸鹽等活性氧的能力,並且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此外,薴麻根素還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保護細胞免受炎症和感染的侵害。
6. 抗菌
薴麻根中的薴麻根素具有抗菌作用,體外實驗證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薴麻根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其抑菌圈可達20mm以上,而對大腸桿菌和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次之,抑菌圈分別為15mm和12mm。薴麻根素的抗菌機制可能與其破壞細菌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苧麻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5-30g;或搗汁。
-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熏洗。
苧麻根的炮製
- 苧麻根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 苧麻根炭《醫學正傳》:「煅存性。」現行,取淨苧麻根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內部焦黃色時,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涼透。
- 飲片性狀:苧麻根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木部淡黃色,中間有數個同心環紋,纖維性,皮部灰褐色。周邊灰棕色至灰褐色。氣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苧麻根炭表面焦黑色,內部焦黃色,味微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無實熱者慎服。《本草經疏》:「病人胃弱洩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
苧麻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胃腸出血尿道膿傷小便疼痛牙齦出血吐血大便出血子宮崩漏胎動不安赤白帶腹痛麻疹白帶動脈損傷疼痛胎漏低血糖糖尿低血壓糖尿病痢疾
苧麻根含有的化學成分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咖啡酸(caffeic acid), 奎寧酸(Quinic acid)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