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子草的傳統功效
1. 理氣除濕
腰子草,性平味淡,氣味芳香。從中醫角度觀之,其「性平」意味著藥性平和,不偏寒熱,溫和作用於人體。「味淡」則善於滲濕利水,輕而不滯,有助於排除體內濕邪。其「氣芳香」則能行氣,通達臟腑經絡,且芳香類藥物常有醒脾化濕之效,助脾運化水濕。
此藥之核心功效為「理氣除濕」。病理而言,風濕痹痛、關節腫痛諸症,多由風濕濕邪外侵人體,阻滯氣機,導致經絡不暢,氣血運行受阻。腰子草藉其理氣之功,疏通壅滯之氣機,調和營衛,使氣機條暢,血脈得行。同時,其除濕之力,能祛除滯留體內之濕邪,減輕濕邪困阻所致的重濁、腫痛之感。
綜合作用下,腰子草之理氣除濕,正是透過其平和滲淡之性與芳香行氣之功,標本兼顧地改善因濕邪內盛、氣機阻滯所致的筋骨痹痛與關節腫脹,使經絡通調,濕邪盡去。
2. 養血補虛
腰子草,性味甘平,入肝、腎二經。從傳統中醫角度觀之,其養血補虛之功深植於此特性。肝主藏血,為生血之源、血氣運化之樞;腎主藏精,精能化氣、生髓、生血,乃人體生命活動之根本。
本品甘平之性使其滋補而不峻烈,溫和調養,避免滋膩礙胃之弊。入肝經,則能補肝血,使血有所藏,濡養筋脈臟腑,因肝血充足則血氣旺盛;入腎經,則可益腎精,填補精髓,使腎精得以充盈,精化氣血之源得固,從而根本上改善因精血虧虛所致之體虛乏力、面色無華等諸症。其能補血養陰,益精填髓,正是循著肝腎同源、精血互生之理論,全面補充人體所需精微物質,達致養血補虛、強壯身體之效。
3. 益腎壯陽
腰子草性溫味甘,歸腎經。從傳統中醫觀點分析,其溫補腎陽、甘潤益精之性,能直達腎臟,固攝腎精。故具備顯著的補腎益精、壯陽固精功效。此藥常用於改善腎陽虛衰所致之陽痿、遺精、早泄等症狀,彰顯其益腎壯陽之用。
4. 壯陽
腰子草性溫、味甘微苦,入腎經。中醫觀點認為,腎藏精並主生殖,腰子草能補腎壯陽、益精填髓。故從傳統中醫角度,腰子草可用來改善由腎精不足或腎陽虛引起的陽痿、早洩、遺精、滑精等症狀,以達到其增強性功能的傳統功效。
5. 理氣行氣
「腰子草」性溫,味甘、苦,歸肝、腎經。其理氣行氣之功,主要緣於其溫補腎陽的特性。腎陽不足,則寒凝氣滯,氣機難暢。此草溫腎助陽,能溫化寒濕,驅散體內凝滯之氣,使氣血得以通暢運行。同時,其入肝經,亦能輔助肝氣之疏泄功能。肝主疏泄,調暢全身氣機,結合腎陽溫煦,共同促進下焦氣機順暢。因此,其行氣作用多與溫補、化寒相結合,針對因陽虛寒凝所致的氣滯證,尤見其效,達到氣機調和之目的。
腰子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8煎湯,6-15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腰子草注意事項
- 孕婦不宜服用:腰子草具活血作用,孕婦服用可能導致流產。
- 避免過量食用:腰子草含有草酸,過量食用易形成結石。
- 不宜久服:腰子草甘平,長期服用可能造成體內寒氣過盛。
腰子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