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藤的主治功效
中藥羊角藤主治祛風除濕;補腎止血。主濕關節痛;腎虛腰痛;陽痿;胃痛
羊角藤,為豆科植物羊角藤的根。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具有祛風除濕;補腎止血之功效。常用於濕關節痛;腎虛腰痛;陽痿;胃痛。
1. 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溫。歸肝、腎經。
2. 功效
祛風除濕;補腎止血。
3. 主治
主濕關節痛;腎虛腰痛;陽痿;胃痛。
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5. 現代研究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羊角藤具有抗菌、抗炎、鎮痛、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
6.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慎服。
7. 相關論述
《廣西中藥志》:"祛風除濕,補腎止血。治濕關節痛,腎虛腰痛,陽痿,胃痛。"
《雲南中草藥》:"祛風除濕,補腎止血。治風濕關節痛,腎虛腰痛,陽痿,胃痛。"
8. 臨床應用
-
用於風濕關節痛:羊角藤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
用於腎虛腰痛:羊角藤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
用於陽痿:羊角藤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
用於胃痛:羊角藤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羊角藤為常用中藥,具有祛風除濕、補腎止血之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痛、腎虛腰痛、陽痿、胃痛等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羊角藤具有抗菌、抗炎、鎮痛、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羊角藤為安全有效的中藥,但陰虛火旺者慎服。
羊角藤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60g。
羊角藤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羊角藤含有的化學成分
2-羥基蒽醌(2-hydroxy anthraquinone), 茜草素(Alizarin), 茜草素-1-甲醚(Alizarin-1-methyl ether), 甲基異茜草素(Rubiadin), 甲基異茜草素-1-甲醚(Rubiadin-1-methyl ether), 黃紫茜素(xanthopupurin), 茜草素-2-甲醚(alizarin-2-methyl ether), 1-羥基-2-甲基蒽醌(1-hydroxy-2-methyl anthraquinone), 2-甲基蒽醌(2-methylanthraquinone), 2-甲氧基蒽醌(2-methoxy anthraquinone), 1-甲氧基-2-甲基蒽醌(1-methoxy-2-methyl anthraquinone), 茜草色素(munjistin), 光澤定(lucidin), 甲基異茜草素葡萄糖甙(rubiadin-glycoside), 1-甲醚甲基異茜草葡萄糖甙(1-methyl ether-rubiadin-glycoside), 豆甾醇(Stigmast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熊果酸(ursolic acid), 鳶尾醌(tectoquino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