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七

岩七

YAN QI

  • 英文名稱:Pterocephalus bretschneideri (Batalin) Pritz. [= Scabiosa bretschneideri Batal.] Lobedleaf Winghead
  • 別名:石蓮青,小銅錘,大樹小黑牛,爬岩夕
  • 來源:為川續斷科植物裂葉翼首花的根及全草。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 道地藥材:西藏, 雲南, 四川
  • 生長環境:石縫, 山地, 草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岩七的主治功效


中藥巖七主治疏風清熱;活血止痛。主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咳嗽;咽喉腫痛;跌打損傷;骨折

巖七,為脣形科巖七屬植物巖七的全草。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疏風清熱,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咳嗽,咽喉腫痛,跌打損傷,骨折。

1. 臨床應用

巖七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咳嗽、咽喉腫痛、跌打損傷、骨折等。

2. 現代研究

巖七的化學成分主要為巖七皁苷、巖七多糖、巖七黃酮、巖七鞣質等。巖七皁苷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巖七多糖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巖七黃酮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巖七鞣質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

3. 注意事項

巖七有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因此,在使用巖七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服用。

4. 結語

巖七是一味具有疏風清熱、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藥,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咳嗽、咽喉腫痛、跌打損傷、骨折等。巖七的化學成分主要為巖七皁苷、巖七多糖、巖七黃酮、巖七鞣質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在使用巖七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服用。

岩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岩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肺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咽喉痛咳嗽腎炎腰痛頭痛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