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葉莢蒾根的主治功效
中藥心葉莢蒾根主治祛風除濕;活血利氣。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腰脅氣脹
心葉莢蒾根,為莢蒾科植物心葉莢蒾的根。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利氣。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腰脅氣脹的功效。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利氣。
主治
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腰脅氣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現代研究
1.心葉莢蒾根具有抗菌、抗炎、鎮痛、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保肝等作用。 2.心葉莢蒾根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3.心葉莢蒾根水煎液對小鼠肉芽腫有抑制作用。 4.心葉莢蒾根醇提取物對小鼠腹腔注射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5.心葉莢蒾根醇提取物對大鼠肝損傷有保護作用。
心葉莢蒾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20g;或浸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心葉莢蒾根有毒,內服宜慎。
心葉莢蒾根含有的化學成分
巖白菜素(Bergenin), 十六烷醇(Cetyl alcohol), 二十六烷醇(Ceryl alcohol), α-香樹脂醇(α-Amyrin), β-香樹脂醇(β-Amyrin),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熊果酸(ursolic acid), 2α-羥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 槲皮素(Quercetin), 東莨菪素(Scopoletin), 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 葡萄糖(Glucose), 黃酮和皁甙混合物(Mixture of flavonoids and saponins)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