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蕨萁

小蕨萁

XIAO JUE QI

  • 性味:,
  • 寒熱指數:
    47
  • 英文名稱:Leptolepidium kuhnii (Milde) Hsing et S.K. Wu [ Cheilanthes kuhnii Milde; Aleuritopteris kuhnii (Milde) Ching]
  • 別名:華北粉背蕨,小蕨雞,白粉蕨
  • 來源:為中國蕨科植物華北薄鱗蕨的全草。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 道地藥材:甘肅, 陝西, 雲南, 四川
  • 生長環境:路邊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小蕨萁的主治功效


中藥小蕨萁主治潤肺止咳;涼血止血。主咳血;外傷出血。

常用功效

  • 潤肺止咳:小蕨萁味甘、淡,性涼,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等症。
  • 涼血止血:小蕨萁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外傷出血等症。

現代研究

  • 小蕨萁具有抗菌、抗炎、止咳、祛痰、抗凝血、抗腫瘤等作用。
  • 小蕨萁中的有效成分有蕨萁酸、蕨萁醇、蕨萁多糖等。

小蕨萁的食用方法

  • 小蕨萁可以用水煎服,每次10-15克,每日2次。
  • 小蕨萁也可以用於泡茶飲用,每次5-10克,每日1-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小蕨萁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 小蕨萁有一定毒性,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小蕨萁的食用禁忌

  • 小蕨萁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 小蕨萁有一定毒性,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小蕨萁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咳血

小蕨萁含有的化學成分


何帕烯(Hopene), 22-何帕醇(22-Hydroxyhopane), 鐵線蕨酮(Adiantone), 粉背蕨烯三醇(Cheilanthenetriol), 粉背蕨烯二醇(Cheilanthenediol), 4-甲氧基苯甲酸(4-Methoxybenzoic acid), 豆甾醇(Stigmasterol), 菜油甾醇(Campesterol), 谷甾醇(Sitosterol), 對羥苯乙烯基-β-D-葡萄糖苷(p-Hydroxystyryl-β-D-glucosid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