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雪蘭
XIANG XUE LAN
- 寒熱指數:00
- 英文名稱:Freesia refracta Klatt
- 別名:小菖蘭,小紅蒜,菖蒲蘭
- 藥品來源:為鳶尾種植物香雪蘭的球莖。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 道地藥材:非洲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香雪蘭的主治功效
中藥香雪蘭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血熱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痢疾;瘡腫;外傷出血;蛇傷
香雪蘭,為石蒜科植物香雪蘭_Lycoris radiata_Herb.的鱗莖。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血熱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痢疾,瘡腫,外傷出血,蛇傷。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微寒。歸肝、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
血熱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痢疾,瘡腫,外傷出血,蛇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現代研究
- 香雪蘭具有抗菌、抗炎、抗腫瘤、鎮痛、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氧化、保肝、抗衰老、免疫調節等作用。
- 香雪蘭的鱗莖含有揮髮油、生物鹼、黃酮類、多糖等成分。
- 香雪蘭的臨床應用主要包括:治療急性胃腸炎、痢疾、腸炎、肝炎、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外傷出血、蛇傷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香雪蘭有一定的毒性,內服過量可引起中毒,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四肢麻木、抽搐等。
- 香雪蘭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損害。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香雪蘭。
- 對香雪蘭過敏者禁用。
- 服用香雪蘭期間,應避免飲酒。
香雪蘭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胃腸出血吐血大便出血痢疾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