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Lagopsis supina Stiph. IK.-Gal.Marrubium incisum Benth. Lagopsis albiflora
- 別名:假益母草,白花夏枯,假茺蔚,小益母草,燈籠棵,夏枯草,白花夏枯草,白花益母,風輪草
- 藥品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夏至草的全草。採收和儲藏:夏至前盛花期採收,曬乾或鮮用。
- 道地藥材:山西, 甘肅, 新疆, 陝西, 青海, 雲南, 四川, 遼寧, 吉林, 山東, 黑龍江, 河南, 安徽, 江蘇, 浙江, 湖北, 貴州, 內蒙古, 蒙古
- 生長環境:路旁, 低山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夏至草的主治功效
中藥夏至草主治養血活血;清熱利濕。主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血虛頭昏;半射不遂;跌打傷腫;水腫;小便不利;目赤腫痛;瘡癰;凍瘡;牙痛;皮疹瘙癢。
夏至草為脣形科植物夏至草的全草。夏至草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等地。夏至草夏季開花,秋季結果。夏至草全草含有揮髮油、鞣質、黃酮類、三萜類、有機酸、糖類、胺基酸、維生素等成分。夏至草具有養血活血、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夏至草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血虛頭昏、半身不遂、跌打傷腫、水腫、小便不利、目赤腫痛、瘡癰、凍瘡、牙痛、皮疹瘙癢等症。
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鎮痛、鎮靜、利尿、解毒等作用。夏至草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肝炎、腎炎、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痛風、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皮膚病等。
夏至草為中醫臨床常用中藥,具有較好的療效。夏至草的功效與作用已被現代研究所證實,夏至草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夏至草的常用功效與現代研究
1. 養血活血
夏至草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血虛頭昏等症。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清熱利濕
夏至草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目赤腫痛、瘡癰等症。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中的鞣質、黃酮類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有效緩解炎症,改善水腫。
3. 解毒消腫
夏至草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凍瘡、牙痛、皮疹瘙癢等症。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有效緩解炎症,改善水腫。
4. 抗菌
夏至草具有抗菌作用,可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等症。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繁殖。
5. 抗炎
夏至草具有抗炎作用,可用於治療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症。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緩解炎症。
6. 抗氧化
夏至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用於治療肝炎、腎炎、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症。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
7. 降血糖
夏至草具有降血糖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8. 降血脂
夏至草具有降血脂作用,可用於治療高血脂。現代研究表明,夏至草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可有效降低血脂
夏至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4錢;或熬膏。
夏至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