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蓀

溪蓀

XI SUN

    0
  • 英文名稱: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m.[I.orien-talis auct.non Mill.;I.sibirica L.var.orientalis Baker]
  • 藥品來源:為鳶尾科植物溪蓀的根莖及根。採收和儲藏:秋後採收,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 道地藥材:內蒙古
  • 生長環境:濕草地, 沼澤地, 坡地, 潮濕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溪蓀的主治功效


中藥溪蓀主治清熱解毒。主疔瘡腫毒

溪蓀,為蓼科溪蓀屬植物溪蓀的全草。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疔瘡腫毒,咽喉腫痛,腸炎,痢疾,跌打損傷。

1.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寒。歸肝、胃經。

2.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3. 主治

疔瘡腫毒,咽喉腫痛,腸炎,痢疾,跌打損傷。

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或研末,每次1-2g。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5. 現代研究

溪蓀具有抗菌、抗炎、鎮痛、抗腫瘤等作用。

6. 注意事項

溪蓀有小毒,孕婦慎用。

7. 相關文獻

  1. 《本草綱目》:"溪蓀,生山谷溪水邊。葉如蓼,莖細而長,開小白花,結實如小豆,味辛苦。主疔瘡腫毒,咽喉腫痛,腸炎,痢疾,跌打損傷。"
  2. 《中藥大辭典》:"溪蓀,性寒,味辛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治疔瘡腫毒,咽喉腫痛,腸炎,痢疾,跌打損傷。"
  3. 《中華本草》:"溪蓀,味辛、苦,性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疔瘡腫毒,咽喉腫痛,腸炎,痢疾,跌打損傷。"

溪蓀是一味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現代研究表明,溪蓀具有抗菌、抗炎、鎮痛、抗腫瘤等作用。溪蓀有小毒,孕婦慎用。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