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木薑子

天目木薑子

TIAN MU MU JIANG ZI

  • 英文名稱:Litsea auriaulata Chien et Cheng Tianmu Mountain Litse
  • 別名:芭蕉楊
  • 來源:為樟科植物天目木薑子的果實、根皮。採收和儲藏:果實9-10月採摘,曬乾。根皮全年均可採,洗淨泥土,要段,曬乾。
  • 道地藥材:浙江
  • 生長環境:山坡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天目木薑子的主治功效


中藥天目木薑子主治殺蟲。主縧蟲病;蟯蟲病

天目木薑子,為樟科植物天目木的根莖。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殺蟲之功效。常用於縧蟲病;蟯蟲病。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殺蟲。

主治

縧蟲病;蟯蟲病。

現代研究

  1. 天目木薑子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鎮痛、抗炎、抗凝血、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等作用。
  2. 天目木薑子對縧蟲、蟯蟲、蛔蟲、鉤蟲、鞭蟲等多種腸道寄生蟲有殺滅作用。
  3. 天目木薑子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4. 天目木薑子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等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研末,每次1-2g。

天目木薑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2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天目木薑子含有的化學成分


月桂酸(Lauric acid), 癸酸(capric acid), 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癸烯酸(Decenoic acid),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辛酸(Caprylic acid), 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