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Millet Juice, Millet Wash Water
- 藥品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種仁經淘洗所得的泔水。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粟米泔汁的傳統功效
1. 生津止渴
粟米泔汁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源自於其富含的電解質和糖分。電解質可以幫助維持體內的滲透壓平衡,防止脫水,而糖分可以提供能量,並刺激唾液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效果。此外,粟米泔汁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也有助於維持體液平衡,增強機體的抗渴能力。
2. 清熱止瀉
「粟米泔汁」的清熱止瀉功效主要歸因於其寒涼性質和含有豐富的澱粉、電解質等成分。澱粉具有吸附和固定細菌毒素的作用,電解質可以補充因腹瀉而丟失的水分和礦物質,從而起到止瀉的作用。此外,「粟米泔汁」中還含有少量有機酸,如乳酸、醋酸等,這些有機酸可以抑制腸道細菌的生長,也有助於止瀉。
粟米泔汁的古代典籍
- 《 新修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新修本草》的記載,粟米泔汁主要用於處理霍亂所引發的突然高熱,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煩與口渴問題。在病情中,患者可以飲用數升的粟米泔汁以緩解症狀。
更進一步來說,《新修本草》指出,若將粟米泔汁放置一段時間使其發酵產生氣味,對於治療消渴(糖尿病)有特別好的效果。
換句話說,粟米泔汁在古代被視為一種能有效舒緩霍亂帶來的高熱、心煩及口渴,並對消渴病具有特殊療效的自然療方。
- 《 本草拾遺》:根據中醫古書《本草拾遺》的記載,粟米泔汁具有多種療效。如果發生了霍亂這樣的疾病,可以將新磨的米與清水混合,然後濾出其汁液飲用,這對於病情有所幫助,同時也能緩解因轉筋導致的腹部不適。
另外,酸性的粟米泔汁對於皮膚上的瘡癬有清潔作用,飲用它還能治療所謂的「五野雞病」(一種古代對某些疾病的稱呼)以及消渴症(糖尿病)。而底部沈澱且呈酸性的粟米泔汁,則能殺滅寄生蟲並治療嚴重的瘡口。若與臭樗皮一同煎煮後服用,更可治療兒童常見的疳痢(一種兒童消化道疾病)。
這些描述是古人對於粟米泔汁療效的理解,反映出當時的醫學知識和經驗。
粟米泔汁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霍亂糖尿病細菌性食物中毒上吐下瀉脫水腹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