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草的傳統功效
1. 止血
四方草,味甘、性寒,入肝、腎二經。具有涼血止血、消腫散瘀的功效。
古籍記載:「四方草主治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四方草含有鞣質、皁苷、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收斂止血、抗炎消腫的作用。
因此,四方草可外用於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狀;內服可治療吐血、衄血、崩漏等症狀。
2. 利尿消腫
四方草性味辛、甘、寒,入肺、腎二經,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
其能促進小便排出,緩解水腫,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3. 清熱解毒
四方草,性涼、味苦,歸肺、大腸。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消腫止痛之效。用於治療中暑、感冒、痢疾、尿路感染等疾病。中醫認為,四方草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可清肺熱、瀉肺火,用於治療熱毒壅肺所致的咳嗽、咳喘、痰多、胸悶等症;又可清腸熱、瀉痢毒,用於治療痢疾、腹瀉等症。
4. 活血散瘀
四方草活血散瘀,治跌打瘀痛、乳瘡方。以治跌打損傷,血凝痛者,尤佳。
5. 清熱利濕
四方草,一名青葙。性味辛苦,微寒。入肺、肝經。本品清熱利濕,尤善清肝膽濕熱。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水腫等疾病。
6. 活血化瘀
四方草,又名十字花、十字菜,性微寒,味辛,歸肝、肺經。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常用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胸痹心痛、月經不調、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等症。
四方草活血化瘀的機理,古籍記載:「四方草,性味辛涼,入肝經,散瘀血,行氣滯。」,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四方草含有揮發油、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等,具有抗凝血、溶栓、改善微循環等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活血化瘀,緩解瘀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7. 清熱瀉火
四方草,性涼味苦,歸心、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消腫、解毒明目的功效。
四方草的清熱瀉火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清心火:四方草可以清泄心火,緩解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症狀。
- 清肝火:四方草可以清泄肝火,緩解肝鬱、目赤、腫痛等症狀。
- 清大腸火:四方草可以清泄大腸火,緩解腹瀉、痢疾、肛門腫痛等症狀。
因此,四方草可廣泛用於各種熱症,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瘡癤腫痛等。另外,四方草還可以清涼血熱,涼血消腫,因此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腫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四方草注意事項重點: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四方草性寒,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避免服用,以免影響胎兒或嬰兒健康。
- 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四方草性寒,脾胃虛寒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症狀,如腹瀉、腹痛等。
- 服用期間避免飲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四方草的副作用,應避免同時服用。
四方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四方草含有的化學成分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長葉香茶菜甲素(16-acetoxy-7α-methoxyroyleano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