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傷酒」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傷酒是中醫學病證名,是指飲酒過量,酒精中毒所致的一系列症狀。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嘔吐、心悸、胸悶、面色潮紅、四肢無力、煩躁不安等。

傷酒的病因主要為飲酒過量,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並且會加速血液循環,使血管擴張,導致頭痛、頭暈、嘔吐等症狀。此外,酒精還會對心臟和肝臟造成損害,引起心悸、胸悶、面色潮紅等症狀。

傷酒的治療以清熱解毒、醒酒利尿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大黃、白茅根、甘草等。此外,還可以用生薑、薄荷、陳皮等泡水飲用,以緩解症狀。

傷酒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飲酒要適量,切勿貪杯。
  2. 飲酒前後可以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保護胃黏膜。
  3. 飲酒後不要立即睡覺,可以適當活動,以促進酒精代謝。
  4. 有肝病、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不宜飲酒。

傷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如果不加以重視,就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在飲酒時一定要注意適量,並且要做好預防措施,以避免傷酒的發生。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理中湯

  • 1.《金匱翼》:「傷酒者,濕熱在脾,宜理中湯加乾葛、黃連,或葛花解酲湯,吞酒煮黃連丸。
  • 2.《証治準繩‧雜病》:「【傷酒】噁心嘔逆,吐出宿酒,昏冒眩暈,頭痛如破,宜沖和湯、半夏茯苓湯,或理中湯加乾葛七分,或用末子理中湯和縮脾飲。酒渴,縮脾湯,或煎乾葛湯調五苓散。久困於酒,遂成酒積,腹痛泄瀉,或暴飲有灰酒亦能致然,並宜酒煮黃連丸。多飲結成酒癖,腹中有塊,隨氣上下,沖和湯加蓬朮半錢。

平胃散

  • 1.《醫學三字經》:「_六食痛,平胃煎_,食積而痛,噯腐吞酸,其痛有一條扛起者,宜平胃散,加山楂、穀芽主之,傷酒,再加葛根三錢、砂仁一錢。然新傷吐之、久傷下之為正法。

半夏茯苓湯

  • 1.《証治準繩‧雜病》:「【傷酒】噁心嘔逆,吐出宿酒,昏冒眩暈,頭痛如破,宜沖和湯、半夏茯苓湯,或理中湯加乾葛七分,或用末子理中湯和縮脾飲。酒渴,縮脾湯,或煎乾葛湯調五苓散。久困於酒,遂成酒積,腹痛泄瀉,或暴飲有灰酒亦能致然,並宜酒煮黃連丸。多飲結成酒癖,腹中有塊,隨氣上下,沖和湯加蓬朮半錢。

補中益氣湯

  • 1.《外科備要》:「凡咽喉口舌,腫痛日久,服涼藥不效者,當服七味地黃湯(玉)引火歸原。凡傷酒食,舌本強硬,語言不清者,服補中益氣湯(生),加葛根、炒曲、麥冬。

槐花散

  • 1.《雜病源流犀燭》:「而其條分縷判,則有傷酒食醉飽,低頭掬損肺臟,吐血汗血,或口鼻妄行,但聲未失者(宜槐花散)。有勞瘵而吐血者(宜神傳膏)。有勞心而吐血者(宜米蓮散)。有肺痿而吐血者(宜黃明膠散)。有陽虛而吐血者(宜生地黃膏)。有憂患吐血,煩滿少氣,胸中疼痛者(宜柏葉散)。

二陳湯

  • 1.《石山醫案》:「予診之,脈皆細駛,右脈頗大於左,獨脾脈弦且滑。扶起診之,右脈亦皆細數。恐傷酒肉,用二陳湯加黃芩、山楂、曲、櫱,進之不效。再用小承氣湯,仍復不利。蜜煎導之,亦不利。乃以大承氣湯,利二三行,痛減未除。令其住藥,只煎山楂飲之。次日煩躁嘔惡,渴飲涼水則覺惡止爽快。

六和湯

  • 1.《目經大成》:「縮脾飲用砂仁、乾葛、草果、烏梅、扁豆、甘草,治九夏伏熱,更傷酒食。理脾清暑。同而異、異而同者也。
  • 2.《醫方集解》:「治夏月飲食不調,內傷生冷,外傷暑氣,寒熱交作,霍亂吐瀉;及伏暑煩悶,倦怠嗜臥,口渴,便赤,中酒等證(風寒暑濕之邪,傷脾則瀉,傷胃則吐,傷肺則渴,傷膀胱則溺赤。陰陽相爭則寒熱交作,或霍亂轉筋。脾主四肢,傷則倦怠。傷酒亦以溫散為治)。

四君子湯

  • 1.《續名醫類案》:「癸卯元夕,周徐二子過石頑齋頭飲,次日皆病酒不能起。欲得葛花湯解醒,張曰:此湯雖為傷酒專劑,然人稟賦,各有不同,周子縱飲則面熱多渴,此酒氣行陽肌肉之分,多渴則知熱傷胃氣,豈可重令開瀉,以耗津液?與四君子湯去甘草,加藿香、木香、煨葛根、澤瀉,下咽即愈。
  • 2.《濟陽綱目》:「治衄能分陰陽,定血脈,冷暈倒者,加桂附。傷酒吐血者,四君子湯加乾葛、川芎、山梔。內傷勞役,氣衰火盛者,單人參湯,或四君子湯加蒲黃、人乳、藕節。傷力吐血者,豬肝蘸白及末食,或花蕊石散。內傷氣散,汗出沾衣,甚如流染者,黃耆建中湯、妙香散,或男胎髮燒灰𨠭之。

葛花解酲湯

  • 1.《金匱翼》:「傷酒者,濕熱在脾,宜理中湯加乾葛、黃連,或葛花解酲湯,吞酒煮黃連丸。
  • 2.《雜病心法要訣》:「【注】傷酒宜用葛花解酲湯汗之,汗出立愈。其證頭痛懶食,嘔吐身熱,倦怠而煩,似乎外感而實非外感,皆因酒所致也。方即人參、葛花、白朮、茯苓、豬苓、澤瀉、白蔻、縮砂、神麯、乾薑、陳皮,木香、青皮。
  • 3.《類證治裁》:「或吳茱萸湯溫服。探吐痰涎,泄自愈。有食泄,食泄脈弦緊。腹痛則泄,泄後痛減。治中湯加香、砂、枳、朮、楂肉、陳皮、穀芽、麥芽。傷酒泄,嗜酒傷濕,便青綠色,葛花解酲湯。有暑泄,暑泄脈虛。自汗面垢,暴瀉如水。薷苓湯、桂苓甘露飲。伏暑久瀉,玉龍丸。有盛暑傷其外,陰冷傷其中,為內外交迫。
  • 4.《類證治裁》:「〔傷酒〕,葛花解酲湯,見一卷濕。
  • 5.《雜病源流犀燭》:「_葛花解酲湯_,〔傷酒〕,人參,茯苓,木香,陳皮,砂仁,神麯,葛花,蔻仁,知母,青皮,豬苓
▼ 展開更多

保和丸

  • 1.《類證治裁》:「有飲癖,口吐清涎,六君子湯合五苓散。有酒癖,傷酒成積,保和丸。有茶癖,嗜茶成積,星術丸。好食茶葉成癖,椒紅、茶葉各一兩,研末,炒飛麵糊丸。茶清下。好食生米土灰成癖,大七氣湯加檳榔、使君子。有面積,阿魏丸,或萊菔子姜酒煎。有肉積,小阿魏丸。或狗肉積,杏仁、山楂、硇砂、阿魏。

控涎丹

  • 1.《醫學集成》:「**控涎丹**,,治痰涎結胸,胸背腰項、手足筋骨痹,及傷酒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