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妙防風散
SHEN MIAO FANG F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三七四引《保生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6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妙防風散」中包含「防風」,其原因主要有二:
- 藥性相符: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的藥性相協調,達到整體療效。
- 針對病症: 「神妙防風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而「防風」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表的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故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辛溫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細辛性溫,入肺經,能溫肺散寒,通鼻竅,對於風寒束表、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細辛還能協同方中其他藥物,如防風、柴胡等,增強解表散寒之力,提高整體療效。因此,細辛的加入,對於神妙防風散治療風寒感冒等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痙解搐的功效。此藥物能有效緩解因風邪入侵、肝風內動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其疏風止痙的功效。
- 清熱解毒:白僵蠶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因熱毒內蘊引起的各種疾病,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此功效可以配合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神妙防風散中使用白附子,主要是考慮其祛風止痛與解毒消腫的功效。
白附子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對於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療效。此外,白附子還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由風寒濕邪引起的局部腫痛。
因此,白附子在神妙防風散中,可以起到祛風止痛、解毒消腫的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可與方中防風、柴胡等藥物協同作用,緩解風熱邪毒上擾心神之症。
- 抑菌止癢: 硃砂具有抑菌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溼疹等症。方中加入硃砂,可輔助防風、荊芥等藥物,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緩解風熱溼邪所致的皮膚病變。
「神妙防風散」方劑中加入「地龍」,主要原因如下:
- 疏風止痙: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平肝熄風的功效。對於風熱邪毒所致的痙攣、抽搐、半身不遂等症狀,能有效疏風止痙,改善患者的症狀。
- 清熱解毒: 地龍可以清熱解毒,尤其對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發熱、口渴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清熱解毒效果,促進疾病康復。
總體而言,地龍在「神妙防風散」中發揮疏風止痙、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熱邪毒所致的相關疾病。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咳嗽痰多等症狀,而荊芥正好可以幫助驅散風寒,緩解鼻塞,並促進痰液排出,起到改善症狀的作用。
- 助防風解表,增強療效: 防風散中以防風為主藥,具有解表止汗的功效。荊芥與防風相配,能夠增強解表散寒之效,使藥物更有效地驅散風寒,達到更快的療效。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肝經。其具有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神妙防風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頭風、頭痛、鼻塞等症狀。木香的理氣止痛功效可以緩解因風寒濕邪導致的頭部疼痛,並改善鼻塞症狀。
- 健脾和胃: 木香的燥濕健脾功效可以幫助消化,改善因風寒濕邪導致的脾胃不和,促進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木香在神妙防風散中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風寒濕邪造成的頭風、頭痛、鼻塞等症狀,同時兼顧健脾和胃,促進身體恢復。
神妙防風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原因有二:
- 祛風止痙:全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對於因風邪入侵導致的痙攣、抽搐、麻木等症狀,全蠍能有效地起到緩解作用。
- 清熱解毒:全蠍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能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瘡瘍腫毒、目赤腫痛等。與其他藥材搭配,能有效控制風熱毒邪,達到治病之目的。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其 疏風止痙、解毒散結 的功效。
蟬蛻為蟬科昆蟲蟬的蛻殼,性涼味甘,歸肺、肝經。其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解痙止搐、利咽消腫等作用。
在神妙防風散中,蟬蛻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疏風解表、止痙止搐、清熱解毒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風熱感冒、麻疹、驚癇、咽喉腫痛等病症。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蜈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驅風止痙: 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對於因風邪入侵而引起的抽搐、痙攣、麻木等症狀,蜈蚣能有效驅散風邪,使筋脈舒展,達到止痙的效果。
- 解毒消腫: 蜈蚣毒性較強,但其毒性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腫毒、疔瘡等疾病。在「神妙防風散」中,蜈蚣的作用是解毒消腫,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神妙防風散中包含天麻,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止痙: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之效,可治療風邪入絡、肝風內動所致的眩暈、肢麻、抽搐等症狀。神妙防風散中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天麻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止痛、止痙功效,減輕風邪對頭部的影響。
- 補益肝腎: 天麻還具有補益肝腎的作用,可改善因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昏眼花、耳鳴等症狀。神妙防風散中的防風、白芷等藥物也具有疏風散寒、通鼻竅之效,天麻的加入可協同補益肝腎,提高方劑的整體療效。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氣味芳香,能通達經絡,開竅醒神,對於因風寒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頭風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祛風止痛: 麝香具有較強的祛風止痛功效,能散寒解表,消腫止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等,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神妙防風散中加入麝香,一方面可以幫助藥物迅速透達病竈,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項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減緩其他藥材的燥烈,防止藥性過於偏燥而損傷脾胃,使藥物更柔和地發揮功效。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之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更好地發揮治療疾病的作用。
此外,甘草還具有潤肺止咳、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在神妙防風散中,能更好地發揮整體療效。
神妙防風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功。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防風、羌活等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風寒溼邪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狀。
- 解表透邪: 白芷能通鼻竅,利肺氣,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疏散外邪,宣肺透表,促進機體恢復健康。
因此,白芷在神妙防風散中起着祛風止痛、解表透邪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神妙防風散中包含人參,主要是為了補氣固表,扶正祛邪。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
由於防風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襲表、外感風寒所致的感冒症狀,而人參能補益正氣,增強抵抗力,幫助機體抵禦外邪侵襲,促進疾病的康復,因此被加入方劑中。
神妙防風散方中包含金箔,實為古方中常見的添金手法,其作用並非直接藥效,而是藉由金箔的特性來增強藥效或提升藥物品質。
金箔具備延緩藥性揮發、穩定藥物成分、增強藥物滲透力等功效。金箔的特性有助於保存藥效,並提高藥物吸收率,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同時,金箔的加入也象徵著高貴與珍貴,提升藥物的品質感,並在心理上給予患者更多信心。
神妙防風散中包含輕粉,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解毒,止癢消腫: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具有良好的止癢消腫效果。
- 燥濕止癢,祛風止痛:輕粉兼具燥濕止癢之功,可有效治療因濕邪侵襲引起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癬等,並能祛風止痛,緩解瘙癢疼痛。
因此,神妙防風散中加入輕粉,旨在利用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特性,治療因熱毒或濕邪引起的皮膚病,達到止癢消腫、祛風止痛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妙防風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一切驚風搐搦,諸般惡候」。古代醫家認為,小兒驚風多因外風引動內風,或痰熱內擾、肝風內動所致,表現為肢體抽搐、神昏譫語等「惡候」。本方的設計核心在於「祛風止痙、鎮驚開竅」,針對驚風的風、痰、驚、搐四大病機,通過多重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平息內風、驅散外風、豁痰定驚的效果。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祛風通絡,平息肝風
- 主藥群:防風、荊芥、白芷、細辛
此四味藥皆具辛散之性,長於疏散外風。防風為「風藥之潤劑」,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荊芥、白芷助防風疏散表邪;細辛通竅散寒,適合風寒誘發的驚風。 - 虫類藥:僵蠶、全蠍、蜈蚣、地龍、蟬殼
虫類藥擅長「搜風通絡」,直達經脈以止痙。全蠍、蜈蚣為止痙要藥,僵蠶化痰息風,地龍清熱定驚,蟬殼輕清透邪,合用可強力抑制抽搐。
2. 鎮驚安神,開竅醒腦
- 重鎮之品:朱砂、辰砂、金箔
朱砂與辰砂(皆含硫化汞)質重沉降,能鎮心安神;金箔取其「重鎮墜痰」之效,古代用於驚癇重症。 - 芳香開竅:麝香
麝香走竄力強,能開竅醒神,尤適於神昏不醒之證。
3. 化痰行氣,扶正固本
- 化痰藥:白附子、輕粉
白附子祛風化痰,輕粉(含汞)攻逐痰涎,針對驚風夾痰的病機。 - 行氣藥:木香
木香理氣暢滯,助藥物布散,並防風藥過燥傷氣。 - 扶正藥:人參、甘草
人參補氣固脫,甘草調和諸藥,兼顧小兒正氣不足的特點,避免攻伐太過。
4. 引經與調和
- 燈芯草、生薑湯
燈芯草清心降火,引藥入心經;生薑湯送服加強化痰溫中止嘔之效,適應痰盛證候。
治療原理總括
此方結合「祛風、鎮驚、化痰、扶正」四大法:
- 外風內風並治:防風、虫類藥內外兼顧,標本同治。
- 攻邪不傷正:人參、甘草緩和虫類藥及重鎮藥的峻烈之性。
- 多層次止痙:從疏散(防風)、通絡(全蠍)、鎮靜(朱砂)到開竅(麝香),形成立體作用網絡,符合古代對驚風「急症需急攻」的治療思維。
此方體現了古代兒科「重鎮止痙」與「祛風化痰」的經典配伍思路,針對急症期風痰壅盛之證,以復方協同取效。
傳統服藥法
防風1錢,細辛2錢,僵蠶2錢,白附子1錢(火炮),朱砂1錢,地龍3錢(灰炮),荊芥1錢,木香1錢,全蠍3錢(火焙),蟬殼1錢,蜈蚣3錢(火炮),天麻1錢,麝香1錢,甘草2錢,白芷1錢,辰砂2錢,人參1錢,金箔少許,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
每服1字,用燈芯煎湯調下;有痰,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 有出血傾向、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神妙防風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四引《保生集》。 組成:防風1錢,細辛2錢,僵蠶2錢,白附子1錢(火炮),朱砂1錢,地龍3錢(灰炮),荊芥1錢,木香1錢,全蠍3錢(火焙),蟬殼1錢,蜈蚣3錢(火炮),天麻1錢,麝香1錢,甘草2錢,白芷1錢,辰砂2錢,人參1錢,金箔少許,輕粉少許。 主治:小兒一切驚風搐搦,諸般惡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