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耳湯

CONG ER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便覽》卷一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肝經 17%
胃經 15%
脾經 10%
心經 8%
膽經 6%
大腸經 6%
心包經 4%
膀胱經 4%
腎經 4%
三焦經 2%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聰耳湯」方劑中加入柴胡,主要是為了疏肝解鬱、清熱利濕。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解表、清熱利濕之功效。耳竅與肝經、膽經相通,肝鬱氣滯、濕熱內蘊皆可影響耳竅,導致耳鳴、耳聾等症。柴胡疏肝解鬱,可使氣機疏暢,濕熱得以消散,從而改善耳竅功能,達到治療耳鳴、耳聾的目的。

此外,柴胡還有升陽解表之效,對於因風寒外襲導致的耳鳴、耳聾,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聰耳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聰耳湯多用於治療耳鳴、耳聾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常與肝火上炎、心火亢盛有關。石膏可以清瀉肝火、心火,達到降火消炎、改善耳部症狀的效果。
  2. 鎮靜安神: 石膏除了清熱瀉火,還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耳鳴、耳聾有時伴隨精神不安、失眠等症狀,石膏可以平息躁動,安神定志,從而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聰耳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1. 清熱瀉火: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腎經,擅長清熱瀉火,尤其針對肺熱、腎火旺盛引起的耳鳴、耳聾等症狀。
  2. 滋陰潤燥:知母亦有滋陰潤燥之效,能緩解因燥熱引起的耳內乾燥、疼痛、耳鳴等症狀,同時也能滋養腎陰,改善耳腎虧虛導致的聽力下降。

總而言之,知母在聰耳湯中扮演著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角色,對於改善因熱邪或陰虛引起的耳部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聰耳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燥濕止癢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解毒消腫的作用。聰耳湯多用於治療耳鳴、耳聾、耳痛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多與耳內濕熱、痰濁瘀阻有關。黃芩可以清熱燥濕,消除耳內濕熱,並能解毒消腫,改善耳部炎症,從而達到治療耳部疾病的目的。此外,黃芩還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耳鳴、耳痛等症狀帶來的精神壓力。

聰耳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降腎火,改善因腎陰不足導致的耳鳴、耳聾、耳痛等症狀。
  2. 補血養血: 生地黃可補益氣血,改善血液循環,為耳部提供充足的營養,緩解因血虛引起的耳鳴、耳聾等症狀。

因此,生地黃的加入,可有效改善因腎陰不足、血虛引起的耳部問題,達到聰耳的效果。

聰耳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改善耳部血液循環: 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耳部疾病往往與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有關,川芎能改善耳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修復,有助於緩解耳鳴、耳聾等症狀。
  2. 疏風散寒,止痛消腫: 川芎兼具疏風散寒之效,對於因風寒入侵導致的耳痛、耳鳴等症狀,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川芎還具有一定的消腫作用,能減輕耳部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聰耳湯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通竅開竅的功效。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其具有開竅醒神、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等作用。對於耳聾、耳鳴、言語不清等症狀,天南星可通達耳竅,疏散阻滯,改善聽力

此外,天南星也具有一定的毒性,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聰耳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除濕止癢: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除濕止癢的功效。耳鳴、耳聾等症狀,常與濕熱內蘊、耳竅閉塞有關,黃柏能清熱利濕,疏通耳竅,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
  2. 抗菌消炎: 黃柏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有效預防和治療耳部感染,進一步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

聰耳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通竅開竅: 桔梗味辛,性微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宣肺氣、通竅開竅之效。耳竅不通,多與肺氣鬱閉、痰濁阻滯有關,桔梗能宣肺利氣,使肺氣通暢,痰濁得以化解,從而改善耳竅不通的症狀。
  2. 引藥上行,直達耳竅: 桔梗性直上,能引藥上行,直達耳竅。聰耳湯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芷等,均具有通竅止痛、活血化瘀之效,桔梗的引導作用,能幫助藥物直達耳竅,發揮其治療作用。

聰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聰耳湯中可能含有某些藥材性味偏寒或燥熱,容易對脾胃造成刺激。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可避免藥物過於寒熱而傷及脾胃,使藥效更溫和、安全。
  2. 增強藥效,改善聽力: 甘草有補脾益氣、緩解疲勞、改善血液循環等功效,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並促進耳部血液循環,改善耳部營養供應,有助於改善聽力。

聰耳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養血柔肝,疏肝理氣: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疏肝理氣之功效。耳竅與肝經相通,肝氣鬱結則容易導致耳鳴、耳聾等症狀。白芍能疏肝理氣,調和肝氣,使肝氣通暢,從而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

二、緩解耳鳴疼痛:白芍具有鎮痛作用,可緩解耳鳴所致的耳痛。同時,白芍能滋陰潤燥,對於耳鳴伴有耳乾、耳癢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綜上所述,白芍在聰耳湯中起著疏肝理氣、養血柔肝、緩解耳鳴疼痛等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聰耳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通竅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疏肝理氣、通竅止痛的功效。耳聾、耳鳴等症狀,多因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所致,而枳殼能疏肝理氣,使氣血流通,從而改善耳部症狀。
  2. 健脾開胃,助藥力達耳:枳殼也能健脾開胃,促進脾胃運化,使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並能更好地到達耳部,發揮療效。

因此,聰耳湯中加入枳殼,有利於疏肝理氣,通竅止痛,並能健脾開胃,助藥力達耳,達到治療耳聾、耳鳴的功效。

聰耳湯方劑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 前胡性微寒,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聰耳湯主要用於治療耳鳴、耳聾等症狀,而風寒侵襲、經絡阻塞是常見病因之一,前胡可有效疏散風寒,通暢耳竅,緩解疼痛。
  2. 清熱化痰,宣肺利咽: 前胡也能清熱化痰,宣肺利咽,對於痰濕阻滯、耳鳴、耳聾也有改善作用。一些耳病的發生與痰濕有關,前胡能化解痰濕,使耳竅通暢,改善聽力。

主治功效


聰耳湯,顧名思義,是針對聽力喪失這類疾病的中藥方劑。

此方劑由柴胡、石膏、知母、黃芩、生地黃、川芎、天南星、黃柏、桔梗、甘草、白芍、枳殼、前胡等多種中藥材組成。

柴胡:性味苦、微寒,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發表退熱的功效。廣泛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感冒發熱、頭痛眩暈、咳嗽氣喘等症狀。

石膏:性味苦、寒,能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涼血止血。適用於治療肺熱、暑熱、中暑、口舌生瘡、熱病煩渴等症狀。

知母: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等症。知母還具有抗菌作用,對各種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生地黃: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在臨牀上,枳殼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前胡能清化熱痰,可用於治療痰熱壅盛的證狀,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前胡還能止咳化痰,用於治療咳嗽、咳痰等症狀。此外,前胡具有散風熱、降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燒、頭痛、氣喘等症狀。

總結:

聰耳湯是一味中藥方劑,由柴胡、石膏、知母、黃芩、生地黃、川芎、天南星、黃柏、桔梗、甘草、白芍、枳殼、前胡等多種中藥材組成。該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聽力喪失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石膏、知母、黃芩、生地、川芎、南星、黃柏、桔梗、甘草、芍藥、枳殼、前胡。
上加生薑3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聰耳湯具有清熱瀉火、通利耳竅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口乾、小便黃等症狀,應先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聰耳湯。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聰耳湯, 出處:《便覽》卷一。 組成:柴胡、石膏、知母、黃芩、生地、川芎、南星、黃柏、桔梗、甘草、芍藥、枳殼、前胡。 主治:耳聾失聰。

聰耳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九。 組成:當歸(酒洗)1錢,白芍(酒炒)1錢,川芎1錢,生地黃(酒洗)1錢,知母(酒炒)1錢,陳皮1錢,烏藥1錢,白芷1錢,防風(酒洗)1錢,羌活(酒洗)1錢,獨活(酒洗)1錢,細辛7分,薄荷1錢,蔓荊子1錢,藁本(酒洗)1錢,黃柏(酒炒)1錢。 主治:耳重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