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物二陳湯

JIA WEI SI WU ER C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6%
心經 14%
肝經 14%
胃經 11%
腎經 7%
大腸經 7%
膽經 4%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 當歸為婦科常用藥,性溫味甘,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當歸,可改善氣血不足,有助於改善由氣血不足導致的諸症,例如面色蒼白、乏力、月經不調等。
  2. 促進藥效: 當歸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與川芎、白芍等藥材配合,可更有效地改善血虛證;與茯苓、陳皮等藥材配合,可更有效地健脾化濕、理氣和胃。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活血行氣,改善氣血循環: 川芎味辛、性溫,能行氣活血,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頭暈頭痛、心悸胸悶等症狀。四物湯主補血養血,二陳湯主健脾化痰,川芎的加入可促進氣血運行,使補血養血、健脾化痰的作用更有效地發揮。
  2. 疏散風寒,輔助止咳化痰: 川芎兼具疏散風寒的作用,能溫化痰飲,配合二陳湯中的陳皮、半夏、茯苓等藥材,能更好地化解痰濕,改善咳嗽、胸悶等症狀。

總之,川芎的加入,不僅能改善氣血循環,更能增強加味四物二陳湯的止咳化痰效果,使其更能針對氣血不足、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頭暈、心悸等症狀。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養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涼血止血的功效。四物湯以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為主,補血活血,但偏燥熱。加入生地黃可緩解燥熱,滋陰補血,使血氣運行更順暢。
  2. 清熱化痰: 二陳湯以半夏、茯苓、陳皮、炙甘草為主,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生地黃的清熱涼血功效,可以配合二陳湯清熱化痰,適用於熱痰咳嗽、痰熱壅肺等症狀。

綜上所述,生地黃的加入,使加味四物二陳湯既能補血活血,又能清熱化痰,更能有效治療氣血不足、痰熱壅肺等病症。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一、養血柔肝: 白芍性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之功效。與四物湯中的當歸、川芎、熟地黃共同作用,能更好地滋養肝血,舒肝解鬱,改善肝氣不舒所致的胸悶、脅痛、失眠等症狀。

二、調和氣血: 白芍與二陳湯中的半夏、陳皮、茯苓等藥物配合,可有效調和氣血,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其寒涼性質有助於抑制燥熱,避免二陳湯溫燥之弊。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四物湯滋陰補血,但過於滋膩,容易阻礙脾胃運化,導致痰濕內生。加入陳皮,可幫助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避免滋膩之弊。
  2. 調和藥性:二陳湯中含有半夏、茯苓等藥物,性偏寒涼,與四物湯的溫熱性質有所沖突。陳皮性溫,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損傷陽氣,使藥效更加平和。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是為了 化痰止嘔,理氣和胃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該方劑中,四物湯滋陰補血,二陳湯健脾理氣,但若患者痰濕內阻,或脾胃虛弱,則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加入半夏可以 化解痰濕,消除嘔逆, 幫助脾胃運化,使藥效更為有效。

此外,半夏還有 理氣和胃 的作用,可配合二陳湯中的陳皮、茯苓,共同起到 健脾和胃、疏肝理氣 的效果。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二陳湯原方以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等藥物健脾燥濕,而四物湯則偏於滋陰養血。加入茯苓可協同二陳湯健脾利濕,防止四物湯滋陰過度而導致脾虛濕困。
  2. 寧心安神:茯苓除了健脾利濕外,還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四物湯滋陰補血後可能出現的失眠、心悸等症狀。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四物湯偏於滋陰補血,二陳湯則偏於理氣化痰。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之功效,能將四物湯與二陳湯的藥性融合,使藥效更協調。
  2. 增強補益: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在加味四物二陳湯中,甘草能增強補益作用,幫助氣血雙補,改善患者的體質。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降燥: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燥的功效。四物湯滋補氣血,二陳湯化痰止咳,但若患者同時伴有熱證,如口乾舌燥、心煩易怒等,則需加入知母清熱瀉火,避免補益過度,助長內熱。
  2. 配合二陳湯清熱化痰:二陳湯中的陳皮、半夏等藥物善於化痰止咳,知母的清熱瀉火功效可配合二陳湯,更好地清熱化痰,並兼顧滋陰降燥,避免燥熱傷陰。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黃柏,可針對濕熱蘊結、痰熱內阻的病症,起到清熱瀉火、化濕止咳的作用。
  2. 配伍增效:黃柏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增效的作用。例如,黃柏與熟地黃、當歸等藥材配伍,可以加強滋陰補血、養血安神的效果;與川芎、白芍等藥材配伍,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瘀滯。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消積,助消化: 枳殼味苦、辛,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之效。四物湯滋陰補血,二陳湯理氣化痰,而枳殼的加入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避免藥物滋膩礙胃,使其藥效更有效發揮。

2. 解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 枳殼具有破氣消積的作用,可以疏通氣血運行,解除瘀血阻滯,進一步促進四物湯的補血活血功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加味四物二陳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是針對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以改善某些特定病症。

四物湯滋陰補血,二陳湯理氣化痰,但若患者伴隨有濕熱內蘊,或痰熱壅盛的情況,則需加入黃芩以清熱解毒,燥濕化痰,避免滋膩之品助濕生痰。例如,若患者出現發熱、口渴、苔黃膩、脈滑數等濕熱表現,黃芩可清熱除濕,使藥效更趨完整。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味四物二陳湯 」介紹

加味四物二陳湯是中醫常用的方劑,由當歸、川芎、生地黃、白芍、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知母、黃柏、枳殼、黃芩等藥材組成。具有益氣生津、健脾消食、清熱除煩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咳嗽、痰熱互結、胸悶氣促、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大便乾燥等症狀。

當歸

性溫,味甘,歸肝、心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血、便祕等症。

川芎

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通絡的功效。主治頭痛眩暈、胸脅疼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症。

生地黃

性寒,味苦、甘,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陰虛發熱、骨蒸勞熱、消渴等症。

白芍

性涼,味酸、甘,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止汗的功效。主治血虛頭痛、眩暈目花、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盜汗、自汗等症。

陳皮

性溫,味辛、苦,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脾胃氣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嘔吐、咳嗽痰多、氣喘等症。

半夏

性溫,味辛、苦,歸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嘔吐呃逆、胸脘痞悶、食慾不振、大便溏瀉等症。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主治水腫、尿少、小便不利、脾虛食少、便溏泄瀉等症。

甘草

性平,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氣虛乏力、咳嗽氣喘、胸悶疼痛、口渴咽乾、心悸怔忡等症。

知母

性寒,味苦,歸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等症。

黃柏

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溼止瀉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泄瀉痢疾、水腫、消渴、瘡毒腫毒等症。

枳殼

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行氣導滯、消食化積的功效。主治胸悶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大便不暢等症。

黃芩

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化痰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等症。

總結:

加味四物二陳湯具有益氣生津、健脾消食、清熱除煩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咳嗽、痰熱互結、胸悶氣促、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大便乾燥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當歸、川芎、生地(酒炒)、白芍藥、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知母、黃柏、枳殼、黃芩。
降心火,補真陰。
上銼。
加生薑3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四物二陳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三十一。 組成:當歸、川芎、生地(酒炒)、白芍藥、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知母、黃柏、枳殼、黃芩。 主治:降心火,補真陰。主治: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衝上而喘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