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枳殼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火通便: 木香枳殼丸主治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便祕等症。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脾、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可助枳殼、木香疏肝理氣,通暢大腸,緩解便祕症狀。
- 引火下行: 肝鬱氣滯易導致上焦火熱,大黃苦寒,可引熱下行,將上焦之火引至下焦,使氣機通暢,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脹痛、煩躁等症狀。
因此,木香枳殼丸中加入大黃,既可通便瀉火,又可引火下行,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更有效地治療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症狀。
木香枳殼丸方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原因如下:
- 瀉下通便: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峻下逐水、消積導滯的功效。木香枳殼丸以木香、枳殼等藥材健脾消食,但對於脾胃虛寒、積滯較重者,僅靠健脾消食不足以達到通便的目的,故需加入牽牛子以增強其瀉下之力,幫助排泄宿食積滯。
- 引藥下行:牽牛子性寒,能引藥下行,有助於將木香、枳殼等藥材的藥力引導至下焦,更好地發揮其健脾消食、理氣行滯的作用,從而達到通便的效果。
木香枳殼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木香枳殼丸以行氣消積為主,但脾胃虛弱者易出現食積不消、腹脹滿等症狀。茯苓的加入能健脾益氣,幫助消化吸收,提升藥效。
- 佐助行氣: 茯苓有通利水濕、滲濕的作用,可以配合木香、枳殼等藥物更好地疏通氣機,消除腸胃積滯,達到行氣消積的效果。
木香枳殼丸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助消化: 木香枳殼丸以疏肝理氣,消食化積為主,而白朮性溫,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可補脾氣,助消化,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
- 扶正祛邪,鞏固療效: 白朮能補中益氣,固護脾胃,可防止脾胃虛弱導致的藥效減弱,並輔助木香、枳殼等藥物疏肝理氣,消食化積,達到扶正祛邪,鞏固療效的目的。
木香枳殼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燥濕: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之效。方中木香、枳殼均有行氣解鬱作用,厚朴的加入能增強理氣燥濕之功,有助於消除濕邪阻滯,使氣機通暢,緩解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 降逆止嘔:厚朴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可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噯氣等症狀。方中枳殼亦有降氣止嘔作用,厚朴的加入可加強降逆止嘔效果,使嘔吐症狀得到有效控制。
木香枳殼丸中加入半夏曲,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 降逆止嘔: 半夏曲性溫,善於降逆止嘔,能緩解因脾胃氣逆、痰濁上逆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而木香枳殼丸以行氣消積為主,對於食積氣滯所致的嘔吐,半夏曲可起到輔助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 消食化積: 半夏曲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吸收。木香枳殼丸中包含木香、枳殼等行氣消積藥物,半夏曲的加入可增強消食化積的效果,提高藥物的療效。
木香枳殼丸組成中加入人參,是考慮到人參的補氣作用,以平衡方劑中其他藥物的寒涼特性。
木香、枳殼皆屬寒涼之性,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腹脹腹痛等症。但寒涼之性過強,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人參則屬溫性,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溫補脾胃陽氣,減緩寒涼藥物的損傷,使方劑的藥性更加平和,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人參的加入,一方面可以補氣益脾,另一方面可以中和方劑的寒涼之性,使藥效更加協調,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木香枳殼丸方中加入木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一、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止痛之功效,可疏肝理氣,散寒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胃脘疼痛、腹脹、腹痛等症狀,木香能有效緩解。
二、 健脾開胃: 木香還有健脾開胃、助消化之功效,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這對於因脾胃虛弱而引起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木香的加入,既能緩解疼痛,又能促進消化,在木香枳殼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木香枳殼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功效。與木香、枳殼等藥材配伍,可加強理氣止痛作用,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脹痛、胃脘疼痛等症狀。
- 消積化滯,健脾開胃: 青皮亦能消積化滯,健脾開胃,配合木香、枳殼等藥材,可促進脾胃消化功能,緩解食積停滯所致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木香枳殼丸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脹: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健脾消脹的功效。與木香、枳殼搭配,可加強行氣止痛、消食化積之效,適用於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
- 燥濕健脾: 陳皮兼具燥濕健脾的作用,可助脾胃運化,排除體內濕氣,有助於改善因濕邪困脾所致的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木香枳殼丸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消積,助消化: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氣滯食積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檳榔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食物,改善消化功能。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木香枳殼丸中包含木香、枳殼等藥材,皆具有行氣消積之效。檳榔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材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木香枳殼丸方劑中包含神麴,主要原因如下:
- 消食化積:神麴性溫,善於消食積,健脾胃。木香枳殼丸主治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神麴的加入可助於消食導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配合木香、枳殼等藥物,達到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的效果。
- 增強藥效:神麴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神麴能使其他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療效。
「木香枳殼丸」方劑中加入三稜,主要是為了 消積化滯、行氣止痛。三稜性味苦辛溫,入肝脾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之功。
方中以木香、枳殼為主,功在行氣消食,但對於積滯較為頑固者,單憑行氣消食之力恐不足以奏效。三稜的加入,可助其破氣消積,並能與枳殼相伍,加強行氣止痛的效果,使積滯得消,氣血得行,疼痛自止。
木香枳殼丸方中加入蓬莪朮,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作用:
- 消積化滯: 蓬莪朮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與木香、枳殼等藥物配合,可有效改善胃腸積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 理氣止痛: 蓬莪朮能行氣止痛,與木香的理氣止痛作用相輔相成,共同緩解胃腸氣滯所致的疼痛,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因此,蓬莪朮的加入,提升了木香枳殼丸的消積化滯和理氣止痛的效果,使其更能有效治療胃腸積滯、脘腹脹滿等病症。
木香枳殼丸中加入麥芽,主要是為了消食導滯。
麥芽味甘性涼,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健脾、和胃止嘔的功效。
方中木香、枳殼等藥材有行氣消積之效,但單獨使用容易傷脾胃。麥芽的加入,可以緩解藥性,並促進消化,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從而達到行氣消積、健脾和胃的效果。
主治功效
木香枳殼丸
木香枳殼丸是中醫中藥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積聚的功效。積聚是指人體內因痰、食、血瘀等原因而形成的腫塊或硬結。木香枳殼丸由多種中藥組成,每種中藥都有不同的功效,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檳榔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厚朴
中藥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麥芽
麥芽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
牽牛子
牽牛子,中藥名,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其味苦、性寒,歸腎、大腸經,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青皮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三稜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神麴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木香枳殼丸」,主要成分是:大黃,牽牛子,茯苓,白朮,厚朴,半夏曲,人參,木香,青皮,陳皮,檳榔,神麴,三稜,蓬莪朮,麥芽,具有積聚的功效。積聚是指人體內因痰、食、血瘀等原因而形成的腫塊或硬結。木香枳殼丸可以通過疏肝理氣、化痰消積、活血通絡等作用,緩解積聚引起的各種症狀。
傳統服藥法
木香2兩,商枳殼(麩炒,去瓤),黃耆4兩,熟乾地黃4兩,當歸4兩,防風4兩,槐角子1斤(炒)。
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清米飲送下;溫酒亦得,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枳殼丸, 出處:《類證治裁》卷三。 組成:大黃2兩,黑醜2兩,茯苓1兩,白朮1兩,厚朴1兩,半夏曲1兩,人參1兩,木香1兩,青皮1兩,陳皮1兩,檳榔1兩,神曲1兩,三棱1兩,蓬朮1兩,麥芽1兩。 主治:積聚。
木香枳殼丸, 出處:《袖珍》卷二引《聖惠》。 組成:木香5錢,檳榔5錢,陳皮(去白)5錢,黃連(去須)5錢,蓬朮(煨)5錢,當歸(去蘆)5錢,枳殼(去瓤,炒)5錢,青皮5錢,黃柏1兩半,香附子(去毛,麸炒)1兩半,黑牽牛(頭末)2兩。 主治:寬胸膈,進飲食,消食快氣。破滯氣,散內熱。主治:痢疾裏急後重。
木香枳殼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木香5錢,枳殼5錢(去瓤,麸炒),枳實5錢(去心,麸炒),青皮5錢(去瓤),陳皮5錢(去白),京三棱5錢(濕紙裹煨),廣朮5錢(炮),玄胡索5錢,香附子5錢(炒,去毛),檳榔(去皮臍)5錢,牽牛4兩(取頭末)2兩。 主治:停飲不散,一切所傷,心腹閉悶。
木香枳殼丸, 出處:《瑞竹堂方》卷一。 組成:木香1兩,枳殼1兩(炒,去瓤),檳榔1兩,半夏1兩(湯浸7次),青皮1兩(去瓤),陳皮1兩(去白),白茯苓(去皮)1兩,白朮(煨)1兩半,京三棱3兩3錢(煨),廣荗(煨)3兩3錢,黑牽牛(微炒,取末)3兩,人參半兩,神曲半兩(微炒),大麥蘖半兩(微炒),枳實(炒)半兩,乾薑(炒)7錢。 主治:升降滯氣,消化宿食,去痰,進飲食。主治:中焦氣澀,胸膈痞悶,飲食遲化,四肢困倦,嘔吐惡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