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鹿骨湯中加入肉蓯蓉,主要是由於其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功效,與鹿骨的補腎益髓、強筋壯骨作用相輔相成,達到更全面有效的療效。
鹿骨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髓、強筋壯骨的功效。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以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補腎壯陽、強筋壯骨、潤腸通便的療效。
鹿骨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鹿骨性溫,補益肝腎,而防風辛溫,能祛風散寒,通絡止痛。兩者相配,可增強溫陽散寒、疏通經絡的效果,對於寒邪侵襲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增強補益效果: 鹿骨湯多用於治療體虛乏力、腰膝痠軟等症,而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昇陽舉陷的功效,能夠增強鹿骨的補益作用,使藥效更佳。
總體而言,防風在鹿骨湯中起着祛風散寒、通絡止痛和增強補益效果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鹿骨湯中加入橘皮,主要目的是 理氣化痰,行氣止痛。
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疏肝理氣、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鹿骨性溫,補腎壯陽,與橘皮搭配,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痰濕阻絡所引起的疼痛,同時 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一些伴隨疼痛、氣滯、痰多的骨傷疾病,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鹿骨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鹿骨的燥性:鹿骨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但其性燥,長期服用可能引發燥熱上火、口乾舌燥等症狀。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滋陰養血、柔肝止痛,可緩解鹿骨的燥性,使藥性更平和。
2. 協調藥性:鹿骨湯常用於治療肝腎虧虛、筋骨疼痛等病症。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效,可與鹿骨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滋陰補腎、強筋健骨的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鹿骨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鹿骨性溫,入肝腎經,具有強筋壯骨、益精填髓之效。人參性溫,入脾肺經,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兩者搭配,相輔相成,可溫補肝腎,益精填髓,同時補氣養血,提升體質。
2. 增強藥效:鹿骨湯常用於治療腰膝痠軟、骨骼疼痛等症,而人參可增強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鹿骨湯的治療效果。同時,人參亦可緩解鹿骨湯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
綜上所述,鹿骨湯加入人參,既能補氣益血,又能增強藥效,使藥效更顯著。
鹿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潤燥生津: 鹿骨具有補腎強筋、壯骨活血的功效,但性偏燥熱。當歸則性溫味甘,有補血活血、潤燥生津之效,可緩解鹿骨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 增強藥效: 當歸與鹿骨相配,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營養供應,增強藥效。當歸能活血化瘀,促進骨骼修復,與鹿骨共同作用,更能有效治療骨骼疾病。
總而言之,當歸的加入,不僅能調和藥性,使鹿骨湯更安全有效,更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鹿骨湯中加入龍骨,主要原因有二:
- 補腎壯骨: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骨、止血固精之效。鹿骨亦有補腎壯骨的功效,兩者相輔相成,更能增強補益腎氣、強健筋骨的效果。
- 安神定驚: 龍骨還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緩解因腎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等症狀。鹿骨湯中加入龍骨,可以更有效地達到安神定驚、改善睡眠品質的作用。
因此,鹿骨湯中加入龍骨,既能補益腎氣、強健筋骨,又能安神定驚,是藥材配伍的經典之例。
鹿骨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氣益血: 鹿骨性溫,入肝腎經,具強筋健骨之效;黃耆性溫,入脾肺經,能補氣生血、固表止汗。兩者相合,可補益肝腎精血,促進骨骼生長,並提升整體免疫力,對於氣血虛弱、骨骼脆弱者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 增強免疫力: 黃耆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促進骨骼的修復和再生,並減少感染風險。對於因骨骼損傷或手術後需要促進癒合、增強體質的人羣,加入黃耆能有效提高療效。
鹿骨湯中加入桂枝,主要是為了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鹿骨性溫,善於補益肝腎,強健筋骨,但其性偏於滋膩,容易阻滯氣血。桂枝性溫,味辛,入膀胱、心、肺經,具有溫經散寒,通陽化氣,活血通絡之功效。
將桂枝加入鹿骨湯中,可以溫陽散寒,促進氣血運行,避免滋膩之性阻礙藥效,更好地發揮鹿骨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的作用。同時,桂枝還能緩解鹿骨可能引起的燥熱,使藥性更加平和,利於身體吸收利用。
鹿骨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積,助補益吸收: 鹿骨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精髓、強筋健骨之效。厚朴性溫,入脾胃經,善於行氣消積,可助鹿骨精華更好地被脾胃吸收,提高補益效果,避免滋膩滯氣。
- 調和藥性,避免燥烈: 鹿骨偏於溫燥,若單獨使用,易傷津液,厚朴則能起到潤燥和中,平衡鹿骨的燥性,使其補而不燥,更適合長期服用。
鹿骨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陽散寒: 鹿骨性寒,入腎經,其功效以補腎壯骨為主。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將乾薑配伍鹿骨,可溫陽散寒,避免鹿骨寒性過於強烈,造成脾胃虛寒。
二、 促進血液循環: 乾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溫通經絡,有助於鹿骨中有效成分更好地吸收利用,提升藥效。同時,乾薑的辛溫之性可緩解鹿骨的寒性,減輕服用後的寒涼感,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鹿骨湯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祛風除濕、通痺止痛: 獨活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痺痛的功效,與鹿骨的補腎壯骨、強筋健骨功效相輔相成,可有效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質: 獨活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供應,有助於鹿骨的吸收利用,進一步增強其補益骨骼的作用。
總而言之,獨活的加入,不僅增強了鹿骨湯的祛風除濕功效,也促進了骨骼的營養代謝,使鹿骨湯的補益效果更加全面。
鹿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鹿骨性溫,甘草性甘平,兩者相配,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溫和,避免燥烈傷陰。
-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功效,與鹿骨搭配,可增強其補腎壯骨、強筋健骨的作用,使治療效果更佳。
此外,甘草還可作為「君藥」的輔藥,協助鹿骨發揮最大功效,使藥效更穩定。
主治功效
鹿骨湯
組成: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龍骨: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 虛勞風冷:身體虛弱,外感風寒。
- 乏惙少氣:疲倦無力,氣短喘息。
用法用量:
- 將上述藥材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取汁服用。
- 每日一劑,連服7-10天。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不宜服用。
- 服用本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若服用本藥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鹿骨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溫補腎陽、益氣養血、祛風除濕的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腎陽虛衰、腰膝酸軟、畏寒怕冷、四肢乏力、小便頻數、遺精早洩等症狀,效果顯著。
傳統服藥法
鹿骨1具(銼),蓯蓉1兩,防風2兩,橘皮2兩,芍藥2兩,人參2兩,當歸2兩,龍骨2兩,黃耆2兩,桂心3兩,厚朴(炙)3兩,乾薑3兩,獨活3兩,甘草(炙)3兩。
補諸不足。
上(口父)咀。以水3鬥,先煮骨,取1鬥,澄取清,納藥煮取3升5合,分4服,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鹿骨湯具有補益氣血、溫經散寒的作用,但是陰虛火旺、氣滯血瘀、痰濕內阻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鹿骨湯, 出處:《千金翼》卷十九。 組成:鹿骨1具(銼),蓯蓉1兩,防風2兩,橘皮2兩,芍藥2兩,人參2兩,當歸2兩,龍骨2兩,黃耆2兩,桂心3兩,厚朴(炙)3兩,乾薑3兩,獨活3兩,甘草(炙)3兩。 主治:補諸不足。主治:虛勞風冷,乏惙少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