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使君子丸中包含使君子,主要原因如下:
- 主治驅蟲: 使君子為本方劑的君藥,其味甘、性溫,具有殺蟲、消積之效。其藥性專治小兒疳積、蛔蟲、蟯蟲等寄生蟲病症,是治療此類疾病的有效藥材。
- 藥性相合: 使君子丸中其他藥材如山楂、檳榔等,皆具消積化食、驅蟲之效,與使君子的藥性相輔相成,共同發揮驅蟲功效。
使君子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使君子丸以使君子為主藥,性味辛溫,善於驅蟲,但亦有燥烈之弊。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緩和使君子的燥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性更趨平和。
-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能緩解使君子苦澀之味,使藥物更易服用,同時還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從而提高驅蟲效果。
使君子丸中包含厚朴,主要原因如下:
- 消食導滯: 厚朴性溫,味辛、苦,具有行氣消食、燥濕化痰的功效。使君子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腹脹、食積等症,厚朴的消食導滯作用,可以幫助消化積滯,改善食慾不振,促進脾胃運化。
- 降逆止嘔: 厚朴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食積導致的嘔吐,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使君子丸中加入厚朴,可以協同其他藥材,改善嘔吐症狀,提高療效。
使君子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胃止嘔:使君子丸主要功效為驅蟲消積,但其中某些藥材如使君子、檳榔等,本身性寒,容易刺激胃腸,造成嘔吐。生薑性溫,味辛,能溫胃和中,止嘔逆,可以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避免服用後出現不適。
- 助藥力:生薑具有發散、解表、溫肺、止嘔的功效,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可以增強驅蟲消積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使君子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理氣健脾,助藥力行: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使君子丸中含有使君子、山楂等藥材,容易造成脾胃濕困,影響藥物吸收。陳皮可以理氣健脾,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
二、調和藥性,增進療效: 使君子丸主要用於驅蟲,但部分藥材性偏寒涼,容易引起脾胃不適。陳皮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提高藥物療效,使治療更安全有效。
使君子丸中包含訶子,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驅蟲止瀉:訶子味酸澀,性涼,入脾、大腸經,具有收斂止瀉、驅蟲之效。其可收斂腸道,減少腸道蠕動,並抑制腸道內寄生蟲的生長繁殖,達到驅蟲止瀉的作用。
- 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訶子與使君子丸中的其他藥物如使君子、檳榔等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驅除腸道寄生蟲,並減輕其對腸道的刺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使君子丸方劑中加入青黛,主要是為了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功效。
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癢、消腫生肌等功效。在使君子丸中,青黛能與使君子、檳榔等藥物協同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癢,消滅腸道寄生蟲,並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青黛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使君子丸」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要用於小兒因臟腑虛弱、氣機滑脫所導致的病症,如:
- 疳積消瘦:小兒營養失調,形體消瘦,脾胃運化無力。
- 泄瀉下痢:因腸胃虛弱或寄生蟲擾動,導致腹瀉或痢疾。
- 腹脹食慾不振:氣滯或蟲積阻滯中焦,腹部脹滿,不思飲食。
其核心病機為「蟲積夾雜脾胃虛弱」,故本方以殺蟲為主,兼顧調理中焦。
組成與方義分析
使君子(去殼):
- 為君藥,專攻殺蟲,尤其擅除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
- 性味甘溫,兼具健脾消疳之效,適合小兒體質。
南星(薑制):
- 為臣藥,藉其辛溫之性,化痰燥濕、開郁散結。
- 薑制後毒性降低,兼能溫中止嘔,助脾胃運化。
檳榔:
- 為佐使藥,行氣導滯、殺蟲消積。
- 其下行之力可驅除蟲體,兼緩解腹脹。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殺蟲為主:使君子、檳榔直接針對蟲積,南星輔助化解痰濕阻滯,斷蟲體滋生環境。
- 兼顧脾胃:使君子甘溫健脾,南星薑制護胃,緩和殺蟲藥的峻性。
- 隨症加減:
- 炒製時依病患偏食(生米、茶葉、炭土)加入相應輔料,推測此類異食癖與蟲積或營養缺失相關,藉同氣相求引藥力專攻病所。
- 丸劑與服法:蜜丸緩釋藥性,砂糖水送服兼顧矯味與補益,適合小兒服用。
總結:此方以驅蟲為本,調理中焦為輔,針對小兒蟲積夾虛證,體現「攻邪不傷正」的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使君子(去殼)2兩,南星(薑制)、檳榔1兩。
殺蟲。
上藥合炒,如喜食生米,用麥芽1斤炒;喜食茶葉,用茶葉炒;喜食炭土,用炭土炒;取藥為末,蜜為丸。
每晨砂糖水送下。
忌食辛辣及不易消化食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使君子丸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使君子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二。 組成:使君子10個(炒),田父3個(微炒),雄黃1錢(研),麝香1分(研),黃連半兩,朱砂1錢(研)。 主治:小兒驚疳,遍體生瘡。
使君子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六。 組成:使君子1分(面裹熟,去面),黑牽牛末1兩,靈脂半兩,黃連,陳皮1分,江子7粒(同陳皮、黃連炒,江子不用)。 主治:小兒脾疳,食積氣滯,面黃,大小便赤,遍身浮腫。
使君子丸, 出處:《局方》卷十(紹興續添方)。 組成:厚朴(去皮,薑汁炙)1分,陳皮(去白)1分,川芎1分,使君子仁(浸去黑皮)1兩。 主治:小兒五疳,脾胃不和,心腹膨脹,時復(疒丂)痛,不進飲食,漸致羸瘦。
使君子丸,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使君子肉(薄切,屋瓦煉乾)7錢半,檳榔7錢半,酸石榴根皮(東向者佳,淨洗,銼,焙)7錢半,大黃(半生半炮)7錢半。 主治:腹內諸蟲作痛,口吐清水涎沫,或時吐蟲,痛不堪忍。
使君子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引《衛氏家藏方》。 組成:使君子2兩(去殼,炒),丁香1兩,木香1兩,厚朴1兩(薑汁制),沒藥1兩,胡黃連1兩,肉豆蔻1兩,草豆蔻1兩,真蘆薈1分,麝香1分,(研,同煨,爲細末)。 主治:長肌肉。主治:小兒脾疳泄瀉。
使君子丸,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使君子(去殼)1兩(面裹煨,以面黃爲度),甘草半兩(炙),厚朴半兩(去皮,薑汁炙令香),陳皮(去白)1分,訶子肉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青黛半兩(如是兼驚及帶熱瀉,即入此1味,如隻是臟腑不調,不用此1味)。 主治:安蟲補胃,消疳肥肌。正脾助胃。主治:小兒臟腑虛滑,及疳瘦下痢,腹脹,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