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抑歸化湯

FU YI GUI HU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16%
腎經 15%
肝經 13%
心經 12%
胃經 11%
膽經 2%
大腸經 2%
三焦經 0%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健脾: 黨參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功效。方劑中常因脾胃虛弱而出現氣血不足,導致症狀加重。黨參能補益脾胃之氣,促進氣血生化,從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2. 扶正固本: 扶抑歸化湯的治療原則是扶正祛邪,以扶正為主。黨參作為補氣藥,能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從而達到扶正固本的目的。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用於調節水液代謝,穩定心神。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腎經,能利水滲濕,去除體內多餘的水分,並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脾虛濕困、心神不安等症狀。

此外,茯苓還能健脾益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液的代謝,進而達到扶正祛邪、恢復身體平衡的作用。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益氣,固攝精微: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固精等功效。扶抑歸化湯以扶正祛邪為主,白朮能補脾氣,使脾胃運化正常,以固攝精微,防止氣血津液外泄,進一步增強機體抗邪能力。
  2. 配合藥性,協同作用:扶抑歸化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芪、人參等也有補氣健脾之效,白朮的加入能增強補脾益氣作用,同時與其他藥物相互協同,使藥效更為顯著,達到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目的。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扶抑歸化湯常用於治療血虛、血瘀、氣滯、血瘀等症,而當歸可補血活血,調和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行通暢,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 補肝腎,潤腸燥:當歸亦有補肝腎之效,可改善肝腎陰虛,滋陰養血。扶抑歸化湯中加入當歸,有助於滋陰潤燥,緩解腸燥便祕,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救逆:附子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之效。對於寒邪內侵、陽氣虛衰所致的陽虛證,如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脈微細等,附子可溫陽散寒,振奮心陽,回升陽氣。
  2. 補益脾腎:附子入脾腎經,可補益脾腎陽氣。對於脾腎陽虛所致的脾胃虛寒、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狀,附子可溫補脾腎,改善陽氣不足,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腎氣。

總之,扶抑歸化湯中加入附子,旨在溫陽救逆,補益脾腎,以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目的。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木瓜,主要原因在於其健脾消食、舒筋活絡的功效。

木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促進消化、改善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有益。同時,木瓜也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能緩解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扶抑歸化湯中加入木瓜,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藥物吸收,並緩解因氣機阻滯引起的疼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扶抑歸化湯主治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青皮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幫助緩解肝氣鬱結,使氣血流通,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降逆止嘔,和胃止痛:青皮還具有一定的降逆止嘔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因肝氣上逆引起的嘔吐等症狀。扶抑歸化湯中常與其他具有和胃止痛作用的藥物配伍使用,如陳皮、香附等,共同發揮降逆止嘔、和胃止痛的功效。

扶抑歸化湯是傳統中醫中用於調和氣血、補益脾腎的一種方劑。其中,沙苑子(即沙苑子)是一味重要的藥材,其主要作用在於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沙苑子的化學成分中富含多種有效成分,如皁苷和黃酮,這些成分具有強化免疫系統、抗氧化及抗衰老的特性。

沙苑子在扶抑歸化湯中的角色,主要體現在其對腎的補益效果。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其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整體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在調理病症時,強健腎精有助於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和再生。因此,沙苑子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協助調整氣血的運行,達到扶正祛邪、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在臨牀應用中,使用沙苑子的患者通常能見到改善症狀和增強體質的效果。

扶抑歸化湯中包含陳皮,主要是為了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其理氣健脾作用有助於緩解脾胃氣滯,促進消化吸收;燥濕化痰作用則可以化解痰濕,利於氣機通暢。

此外,陳皮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導致的嘔吐也有幫助。因此,扶抑歸化湯中加入陳皮,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理氣健脾、化痰止嘔的功效。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化濕: 厚朴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消積、化濕燥濕之效。方中因濕邪困脾,氣機阻滯,致使脾胃功能失調,厚朴可幫助行氣化濕,健脾開胃,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2. 降逆止嘔: 厚朴能降逆氣,止嘔吐。方中因濕濁上逆,或脾胃虛弱,容易引起嘔吐,厚朴可降逆止嘔,緩解患者不適。

總之,厚朴在扶抑歸化湯中發揮行氣化濕、降逆止嘔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脾胃功能,改善濕邪困脾、氣機阻滯所導致的症狀。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肝理氣,調和脾胃: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扶抑歸化湯治療以脾胃虛弱、肝氣鬱結爲主,木香可疏肝理氣,調和脾胃,助脾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二、燥溼化痰,止嘔止瀉:木香兼具燥溼化痰之功效。扶抑歸化湯中常用於治療脾胃溼濁,導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木香可燥溼化痰,止嘔止瀉,緩解脾胃不適。

因此,扶抑歸化湯中加入木香,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緩解肝氣鬱結,達到治療目的。

扶抑歸化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和胃止嘔之效。扶抑歸化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痛腹脹等症,砂仁的加入有助於理氣健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2. 溫中止嘔: 砂仁還具有溫中止嘔的功效,可緩解因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反胃等症狀。扶抑歸化湯中常伴有嘔吐、惡心等症,砂仁的加入可起到溫中止嘔,緩解症狀的作用。

扶抑歸化湯中使用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引血下行: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血下行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並將瘀滯的血液引導至下焦,達到治療下焦虛寒、氣血瘀滯等症狀的目的。
  2.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 川牛膝亦具有利水滲濕、消腫止痛的作用。其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除水腫,並緩解疼痛。在扶抑歸化湯中,川牛膝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治療下肢水腫、疼痛等症狀。

扶抑歸化湯中添加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和胃降逆: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和胃降逆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氣逆上衝、噁心嘔吐等症狀,生薑可以溫胃止嘔,促進消化吸收。

二、 解表散寒: 生薑還有解表散寒的功效。在扶抑歸化湯中,生薑可以配合其他藥物,起到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作用,對於風寒感冒、寒邪入侵所致的頭痛、鼻塞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總之,生薑在扶抑歸化湯中起到和胃降逆、解表散寒的作用,可以協調其他藥物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扶抑歸化湯,一方中藥方劑,以黨參、茯苓、白朮、當歸、附子、木瓜、青皮、沙苑子、陳皮、厚朴、木香、砂仁、川牛膝、生薑等藥材組成。

  • 黨參:補中益氣,益氣健脾,助益胃氣,生津止渴。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化痰,補脾胃。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
  • 附子:溫腎陽,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健骨。
  • 青皮: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消食化積。
  • 沙苑子: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腎。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
  • 木香: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
  • 砂仁:燥濕,理氣化濕,芳香健脾,健脾胃,止瀉。
  • 川牛膝:補肝腎,強筋活血,活絡止痛,祛風除濕。
  • 生薑:溫中止嘔,發汗解表,溫胃散寒,殺菌解毒。

主治功效:肚子鼓脹,是肝臟的邪氣過於旺盛,以致脾臟的土行力量衰弱,因此肚子膨脹,全身都變大了,與單純皮膚浮腫相同,臉色蒼黃,腹部皮膚上有青筋突起。

歸納而言,中藥方劑「扶抑歸化湯」以黨參、茯苓、白朮、當歸、附子、木瓜、青皮、沙苑子、陳皮、厚朴、木香、砂仁、川牛膝、生薑等藥材組成,具有健脾益氣、補氣固脫、理氣行氣、活血化瘀、溫裡溫中、利水滲濕等多種功效,主治肝臟邪氣過於旺盛導致的肚子鼓脹,是中醫治療該疾病的常用方劑。

傳統服藥法


黨參3錢,茯苓3錢,白朮1錢5分,當歸2錢,附子8分,木瓜1錢(酒炒),青皮1錢,蒺藜3錢,廣皮1錢,厚朴1錢,木香5分,砂仁1錢,牛膝2錢,生薑3大片。
扶土抑木,兼化陰邪。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扶抑歸化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便溏、腹痛等。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該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腹部腫大腹部腫大但軀體四肢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扶抑歸化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四。 組成:黨參3錢,茯苓3錢,白朮1錢5分,當歸2錢,附子8分,木瓜1錢(酒炒),青皮1錢,蒺藜3錢,廣皮1錢,厚朴1錢,木香5分,砂仁1錢,牛膝2錢,生薑3大片。 主治:扶土抑木,兼化陰邪。主治:鼓脹,肝邪熾盛。而脾土敗壞,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起青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