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箔丸

大金箔丸

DA JIN B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17%
心經 17%
脾經 14%
腎經 10%
胃經 9%
膽經 3%
膀胱經 3%
小腸經 1%
大腸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大金箔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金箔具有許多獨特的藥理特性。金箔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補氣養血」、「和脾健胃」的功效。由於其質地輕薄、易於被人體吸收,金箔能夠迅速進入血液循環,促進身體的氣血運行,增強整體的免疫力。

此外,金箔還被認為具有安神鎮靜的效果,對於焦慮和失眠等現象有一定的舒緩作用。金箔本身的金屬特性也使其在金屬元素療法中的應用增添了價值,有助於身體的微量元素平衡。

再者,金箔在中藥方劑中常搭配其他成分,形成協同效應,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綜合來看,金箔的加入不僅提高了大金箔丸的療效,還提升了其成為名貴藥材的價值。

大金箔丸的組成中,包含銀箔,其主要原因有二:

  1. 引導藥力: 銀箔具有引導藥力直達病竈的作用,能將藥效迅速送達病患部位,提高藥效。
  2. 抑制反胃: 銀箔能抑制胃部的反胃現象,幫助患者更好地吸收藥物,避免藥物在胃中停留過久而造成不適。

此外,銀箔還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能輔助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大金箔丸」方劑中含有硃砂,其主要原因在於硃砂具有鎮心安神之效。

硃砂為硫化汞礦物,性寒,味甘,入心經。其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癲癇、狂躁、熱毒瘡瘍等症。

古代醫家認為,硃砂能入心經,鎮心安神,故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其安神作用在某些特定疾病的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

大金箔丸中包含牛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牛黃性寒,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其能清泄心火,開竅醒神,對熱病神昏、痰濁阻竅、中風昏迷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化瘀止痛: 牛黃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化解瘀血,止痛消腫,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大金箔丸中加入牛黃,可起到清熱解毒、開竅醒神、化瘀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大金箔丸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胃止嘔: 丁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大金箔丸主要用於治療寒邪犯胃、胃寒嘔吐等症,丁香可溫暖脾胃,緩解嘔吐症狀。
  2. 行氣止痛: 丁香還能行氣止痛,對於寒凝氣滯、胃脘疼痛也有緩解作用。大金箔丸中常與其他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藥物配伍,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大金箔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沉香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陽虛體質患者,其溫腎助陽作用有助於改善腎氣不足,提升陽氣,進而改善因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肢體畏寒、面色蒼白等症狀。

2. 行氣止痛:沉香的香味芳香宜人,並具有行氣止痛之效。對於脾胃虛寒、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沉香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大金箔丸中添加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心悸等症狀。

2. 平肝潛陽: 珍珠能平肝潛陽,鎮驚安神,對於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大金箔丸中添加珍珠,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平肝潛陽,對於治療熱病、心神不安等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

大金箔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燥濕止瀉的功效。大金箔丸以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腹瀉等症為主,而木香能疏肝理氣、調和脾胃,有助於緩解疼痛,改善消化功能。
  2. 降逆止嘔: 木香還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寒、氣機不暢引起的嘔吐,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大金箔丸中含有其他降逆止嘔的藥材,例如半夏、陳皮等,木香的加入可以增強降逆止嘔的效果,使治療效果更加全面。

大金箔丸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鎮驚安神: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 琥珀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有輔助治療作用。

在大金箔丸中加入琥珀,旨在增強方劑的鎮驚安神、活血化瘀功效,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大金箔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硼砂,主要因為硼砂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硼砂的化學成分可以幫助改善體內的熱毒,並對一些炎症反應有輔助療效,特別是在治療熱性病症和眼部疾病時,常被用作輔助成分。

此外,硼砂也被認為能促進腸胃的消化功能,幫助清理腸道,這對於調理身體的整體狀態有一定的幫助。硼砂在方劑中的作用,與其他中藥如金箔等材料相互作用,可以增強藥效,使得整體方劑更具療效,特別是在針對一些與熱毒相關的症狀如口腔潰瘍、咽喉疼痛等方面,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總的來說,硼砂在大金箔丸中的添加,旨在提升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進而促進病症的康復。

大金箔丸中含有烏梢蛇,主要是利用其祛風濕、通經絡、止痙攣的藥性。

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功效。對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疼痛、中風偏癱、口眼歪斜等病症,能起到明顯的治療作用。

另外,烏梢蛇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治療毒蛇咬傷、蜂螫傷等。在治療風濕痹痛、中風偏癱等疾病時,烏梢蛇與其他藥物配伍,能夠更好地發揮其藥效,起到治療作用。

大金箔丸中加入天麻,主要有兩大原因:

  1. 平肝熄風: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效。能有效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與大金箔丸其他藥物合用,可以更全面地改善頭風病症。
  2. 祛風止痛:天麻還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腰背疼痛、肢體疼痛等,也有很好的療效。配合大金箔丸其他藥物,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大金箔丸方中含雄黃,其主要原因有二:

  1. 燥濕解毒:雄黃性溫,味辛,具有燥濕解毒之功效。其能驅除濕邪,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瘡瘍腫毒、疥癬濕疹等病症。
  2. 殺蟲止癢:雄黃具有較強的殺蟲止癢作用,能抑制皮膚寄生蟲的生長繁殖,用於治療疥瘡、陰癢、皮膚瘙癢等。

因此,大金箔丸中加入雄黃,旨在利用其燥濕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治療濕熱內蘊、蟲毒侵襲所致的皮膚病症。

大金箔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絡止痛: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之效。其可疏通經絡,散瘀消腫,對於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大金箔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全蠍的通絡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息風止痙:全蠍有息風止痙的功效,能平息肝陽上亢,抑制肌肉痙攣。對於中風、抽搐、驚癇等症,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大金箔丸中加入全蠍,有助於治療因肝風內動引起的各種病症。

大金箔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止痙定搐的功效。對於因風熱內擾、痰熱阻絡所致的痙攣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白僵蠶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2. 化痰散結:白僵蠶亦能化痰散結,對於因痰熱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白僵蠶在大金箔丸方劑中,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疏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

大金箔丸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附子性溫,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陽散寒之功效。大金箔丸作為治療陽氣虛衰、寒邪內侵之證的方劑,附子可溫補腎陽,驅散寒邪,提升陽氣,起到回陽救逆的作用。
  2. 助藥力,提升療效:附子具有辛溫之力,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發揮更強的療效。大金箔丸中包含一些寒涼藥物,如黃芩、黃連等,附子可溫和藥性,使藥力更好地發揮,達到治療效果。

大金箔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天南星,這是因為天南星具有辛散和化痰的特性,能夠有效地驅除體內的痰濕,並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天南星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對於一些因痰濕阻滯引起的疾病,如咳嗽、喘息等,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天南星的性味主要是苦、辛,屬於溫性,可以幫助調和脾胃,改善消化功能。這對於體內濕氣重、食慾不振的患者尤為重要。綜合來看,天南星作為大金箔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協同其他藥材的作用,增強整體效果,實現更佳的治療效果。因此,選用天南星是基於其藥理特性及臨牀應用的考量。

大金箔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效果。其能散發風寒濕邪,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2. 疏散風熱: 防風亦能疏散風熱,對於因風熱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大金箔丸中加入防風,可起到祛風止痛、疏散風熱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大金箔丸中含有白附子,主要原因是白附子具有以下功效:

  1. 祛風濕止痛: 白附子性溫,入肝經,能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痛,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消腫止痛: 白附子亦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所引起的疼痛腫脹。

因此,大金箔丸中加入白附子,可以起到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痛,以及消腫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等疾病的目的。

大金箔丸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大金箔丸中含有多種藥材,藥性較為偏燥或寒涼,加入甘草可以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二、保護脾胃: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緩解胃痛的功效。大金箔丸多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病症,甘草可以保護脾胃,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大金箔丸中含有墨,主要是因為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墨是由松煙、膠、香料等製成,其中松煙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毒,並止血涼血,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病症,如吐血、衄血、便血等。

此外,墨還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以幫助止血,並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在一些需要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中藥方劑中,墨被列為重要成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大金箔丸]主治「一切風及癇」,尤其針對大人、小兒癲癇發作時常見的症狀,如神誌昏愦、口吐涎沫、項背強直等。此類病症在傳統中醫理論中,多歸因於「風痰上擾」、「痰熱壅塞心竅」或「肝風內動」。方中強調「解心胸壅熱,消痰墜涎」,顯示其核心作用在於清熱化痰、熄風定驚,並通過金石類藥物與芳香開竅藥的配伍,達到鎮靜安神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金石重鎮,安神定驚

    • 金箔、銀箔:質重沉降,傳統認為能「鎮心肝、安魂魄」,直接針對癲癇發作時的亢陽風動。
    • 辰砂(朱砂)、真珠、琥珀:協同鎮靜心神,朱砂清心火,真珠潛陽,琥珀化瘀安神。
    • 雄黃、硼砂:化痰解毒,雄黃更可辟穢開竅,輔助化解痰濁。
  2. 熄風化痰,通絡止痙

    • 天麻、白僵蠶、烏蛇肉、蠍梢:均為熄風止痙要藥,天麻平肝,烏蛇肉搜風通絡,蠍梢、僵蠶解痙化痰,共治項背強直。
    • 天南星、白附子:燥濕化痰,善治風痰壅盛之證,炮製後減其毒性,存其藥力。
  3. 芳香開竅,行氣導滯

    • 牛黃、腦麝(麝香與冰片):開竅醒神,牛黃清熱化痰,麝香走竄通絡,冰片散鬱火。
    • 丁香、沉香、木香:理氣降逆,防止痰涎壅滯氣機,助藥力上行下達。
  4. 溫陽固本,調和藥性

    • 附子(炮)、防風:附子溫補元陽,防風祛風解痙,二者相配可制約寒涼藥性,防金石傷陽。
    • 甘草、香墨:甘草和中調藥,香墨(古法製墨)涼血止血,兼能清熱。

配伍特點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重鎮潛陽」為核心,結合「化痰熄風」與「開竅醒神」。金石藥與蟲類藥共用以搜剔風痰,芳香藥引導藥力直達心竅,佐以溫藥調和,避免寒涼冰伏。其作用機理可理解為:

  • 通過重鎮藥抑制異常腦電活動(中醫稱「平肝熄風」)。
  • 化痰藥減少氣道阻塞與抽搐時分泌物的產生(「消痰墜涎」)。
  • 開竅藥改善意識障礙(「醒神」),氣血藥調節整體機能。

此方體現中醫「標本兼治」思維,既急則治標以控制發作,又兼顧痰熱風動的根本病機。

傳統服藥法


金箔100片,銀箔100片,辰砂1兩,牛黃1錢,生犀1錢,丁香1錢,沈香1錢,真珠1錢,木香1錢,腦麝1錢,琥珀1錢,硼砂1錢,烏蛇肉(酒炙)1錢,天麻(酒炙)1錢,雄黃1錢,蠍梢1錢,白僵蠶1錢,附子(炮)1錢,天南星(炮)1錢,防風1錢,白附子1錢,甘草(炙)1錢,香墨半兩。
解心胸壅熱,消痰墜涎。
金銀箔同水銀三分研如泥;余藥為細末,再同研,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大人5丸,薄荷酒送下;小兒3丸,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癲癇脖子頸項酸痛多痰口角自動會流口水癡呆智能低下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大金箔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一引《靈苑方》。 組成:金箔100片,銀箔100片,辰砂1兩,牛黃1錢,生犀1錢,丁香1錢,沉香1錢,真珠1錢,木香1錢,腦麝1錢,琥珀1錢,硼砂1錢,烏蛇肉(酒炙)1錢,天麻(酒炙)1錢,雄黃1錢,蠍梢1錢,白僵蠶1錢,附子(炮)1錢,天南星(炮)1錢,防風1錢,白附子1錢,甘草(炙)1錢,香墨半兩。 主治:解心胸壅熱,消痰墜涎。主治:一切風及癇。大人、小兒癲癇,無時發動,口吐涎沫,項背強直,神志昏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