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鬚酒
Karasuhige sake | 更多圖表
烏鬚酒方劑中,寒性藥材較熱性藥材略多,整體呈現微寒傾向。
方中,麥門冬、天門冬、生地黃皆屬寒涼之品,能滋陰降火,清熱瀉燥;川牛膝雖有活血通經之效,但其性微寒,亦助寒性。 這些藥材共同構成了方劑較強的寒性基礎。
相對地,熱性藥材則以神麴、人參、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當歸為主。其中,人參、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具補益氣血、滋陰益腎之效,雖屬溫補,但其溫性並非強烈,且與多味寒涼藥材相配伍,其溫補作用被一定程度地制衡。神麴雖具有溫陽的作用,但其量在方中可能相對較少,影響力較小。當歸具有活血養血功效,其性溫和,並非強烈的熱性藥材。
綜合而言,烏鬚酒雖有溫補藥材,但寒涼藥材的種類和其寒性程度都較為突出,因此方劑整體呈現微寒之性,這也符合滋陰降火、養血潤燥的治療目的。 若要更精確判斷其寒熱程度,還需考慮各藥材的劑量比例。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6%
肺經 22%
肝經 21%
腎經 16%
脾經 7%
胃經 6%
烏鬚酒方劑,從經絡辨證角度分析,其組成藥物歸經比例顯示其主要作用於心、肺、肝、腎四經,其中以心經、肺經、肝經作用較強。 比例數據顯示心經影響最大(0.269),其次為肺經(0.222)及肝經(0.21)。 腎經也佔有一定比例(0.163),脾經及胃經作用相對較弱(0.073及0.063)。
因此,此方劑可能適用於以下幾種經絡異常情況:
- 心經虛證: 若患者出現心悸、心慌、失眠、多夢、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狀,且舌淡脈弱,則可考慮使用烏鬚酒,以補益心氣,安神養血。方中人參、麥門冬、天門冬等藥材皆有益氣養陰、寧心安神之效。
- 肺經虛證: 若患者出現咳嗽氣短、胸悶、咳痰清稀、怕風易汗、面色晄白等症狀,且舌淡苔白,脈弱,則此方中的麥門冬、天門冬、生地黃、熟地黃等藥材具有養陰潤肺之功,或可緩解肺虛之症。
- 肝經血虛證或肝腎陰虛證: 方中當歸、熟地黃、生地黃、枸杞子等具有養血滋陰的功效,何首烏則能補益肝腎,故此方也可能適用於肝血不足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萎黃、月經不調等症狀,以及肝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潮熱盜汗等症狀。 川牛膝補肝腎,引藥下行,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滋養肝腎。
- 腎經陰虛證: 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等藥物均能滋陰補腎,對於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五心煩熱、遺精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脾胃經的比例較低,因此此方劑對於脾胃虛弱的患者可能療效有限,甚至可能加重脾胃負擔,需謹慎使用。 實際應用中,需依照患者具體症狀和體質,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辨證施治。
主治功效
補益肝腎:
- 針對肝腎陰虛,促進回復與再生能力,維持身體機能與健康。
強筋健骨:
- 組合的中藥成分如何首烏、當歸等有助於強化筋骨,改善肝腎不足帶來的虛弱症狀。
烏鬚黑髮:
- 何首烏與枸杞子等組合有助於改善鬚髮早白的情況,促進血液循環,為毛髮提供養分。
傳統服藥法
黃米3鬥,淮曲10塊,麥門冬(去心)8兩,天門冬(去心)2兩,人參(去蘆)1兩,生地4兩,熟地2兩,枸杞子2兩,何首烏4兩,牛膝(去蘆)1兩,當歸2兩。
烏鬚發。補虛益壽延年,美容顏。
上藥各為末,和入曲糜內,封缸,待酒熟,照常榨出。
每日清晨飲3杯。
忌白酒、蘿蔔、蔥、蒜;忌牛肉、黃米(即粘黍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適應症:
- 主要用於肝腎陰虛,筋骨痠痛,鬚髮早白等症狀。若有嚴重的慢性疾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禁忌: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避免服用。
- 兒童忌用。
- 服用期間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應該避免飲酒和其他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的食物,如牛肉、白酒、蘿蔔、蔥、蒜。
服用方法:
- 每日清晨服用3杯(約45-90毫升),以幫助吸收藥效。
- 連續服用30天,可依照個人數據調整用量。
相同名稱方劑
烏鬚酒,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 烏鬚酒(《回春》卷五。)出處:《回春》卷五。組成:黃米3鬭,淮曲10塊,麥門冬(去心)8兩,天門冬(去心)2兩,人參(去蘆)1兩,生地4兩,熟地2兩,枸杞子2兩,何首烏4兩,牛膝(去蘆)1兩,當歸2兩。主治:烏鬚發。補虛益夀延年,美容顔。 。 主治:烏鬚發。補虛益夀延年,美容顔。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