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八仙斑龍膠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 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斑龍膠方劑多用於氣血不足、體虛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人參的補氣益血功效可以改善這些症狀,增強體力。
- 扶正祛邪: 人參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對一些病邪侵襲造成的疾病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斑龍膠方劑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人參的扶正作用可以增強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人參的補氣益血和扶正祛邪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斑龍膠治療的病症,因此被加入到方劑中。
八仙斑龍膠方劑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滋陰潤燥: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八仙斑龍膠方劑中,天門冬可以滋陰潤燥,緩解燥熱症狀,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
- 清熱解毒: 天門冬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熱毒,減輕斑點、色素沉著等症狀。
總而言之,天門冬在八仙斑龍膠方劑中發揮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皮膚問題,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八仙斑龍膠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瘀阻引起的斑疹、發熱、口渴等症狀,適合治療血熱妄行、皮膚發紅、潰爛等病症。
- 滋陰養血: 生地黃能滋陰養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恢復皮膚健康,消除色素沉著,達到祛斑的效果。
八仙斑龍膠方劑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方中加入熟地黃,可滋養肝腎陰血,改善因血虛所致的斑點、色素沉著等問題,達到改善膚色、淡化斑點的目的。
-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材多屬辛溫燥烈,易耗傷陰血。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大的負擔,提高藥效的安全性。
八仙斑龍膠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之效。斑龍膠多用於治療熱毒血燥、皮膚瘙癢等症,麥門冬可滋陰降火,緩解熱毒對皮膚的侵襲,並促進皮膚組織的修復。
- 養心安神:麥門冬亦能養心安神,心氣不足容易導致煩躁不安,影響睡眠,而斑龍膠中可能包含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可能造成心氣損傷。麥門冬能緩解心氣不足,安神定志,使治療更全面。
八仙斑龍膠方劑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減輕疼痛,改善斑龍所致的疼痛和腫脹。
- 引藥下行,達病所: 川牛膝具有引藥下行之效,能將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即斑龍所在的位置,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八仙斑龍膠方劑中加入枸杞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補腎: 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明目的功效。斑龍膠主治血虛生風,斑疹瘙癢,而枸杞子可以滋養肝腎,補充血氣,從根本上改善血虛狀況,進一步減輕瘙癢症狀。
- 增強免疫: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多種抗氧化物質,可以增強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進一步促進機體的恢復,預防疾病的復發。
八仙斑龍膠方劑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益肝腎,烏髮養顏:何首烏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烏髮的功效。斑龍膠主治肝腎不足、血虛虧損所致的斑禿、白髮等症狀,而何首烏正好能填補肝腎之虛,促進頭髮生長,改善頭髮顏色,達到烏髮養顏的效果。
- 活血化瘀,消斑止癢:何首烏亦具活血化瘀之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毛囊營養供應,有助於斑點消退,並可減輕頭皮瘙癢等症狀。對於因血瘀凝滯導致的斑禿,何首烏能起到活血化瘀、促進毛髮生長的輔助作用。
八仙斑龍膠中加入鹿茸,主要源於其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鹿茸為鹿角尚未骨化之嫩角,性溫,味甘鹹,歸腎、肝經。其含有豐富的雄性激素、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精氣不足等症狀。同時,鹿茸亦能補益腦髓,提高記憶力,改善神經衰弱,對於年老體衰、精神不振者亦有一定療效。因此,在八仙斑龍膠中加入鹿茸,有助於增強藥效,達到滋陰補腎、強壯筋骨、延年益壽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八仙斑龍膠主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虛甚者」,此為中醫對極度虛弱體質的總稱,涵蓋氣血陰陽俱損、臟腑功能衰敗之證。其「斑龍」之名,喻鹿茸為「斑龍之珠」,強調此膠以鹿茸為君藥,專補元陽精血;「八仙」則示組方八味主藥(若將赤白何首烏分計),協同調理多層次虛損。
深度解讀:
五勞七傷之治:
- 「五勞」指心勞(血虧)、肝勞(視衰)、脾勞(食減)、肺勞(氣短)、腎勞(精墜);「七傷」為陰寒、陰痿、精清、精少、陰下濕、小便數、臨事不舉。此方針對此類症狀,以「精血同補」為核心。
- 鹿茸直入督脈,峻補先天;二地、天麥冬滋填真陰;人參大補元氣,共構「精氣神」三寶同治。
虛甚者的用藥邏輯:
方中重用鹿茸(20兩)與何首烏(各8兩),反映「補虛重劑」思想:- 鹿茸「血肉有情」,破常規定量(古方多用1-2兩),針對髓枯、陽痿、宮冷等沉痾。
- 赤白何首烏並用,取「生瀉熟補」之效,既防滯膩,又兼通補。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方劑結構解析
君藥:
- 老鹿茸:溫養奇經,補髓壯陽,為「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典型體現。
- 人參:救脫益氣,與鹿茸形成「氣精互化」之勢,契合張景岳「陽中求陰」理論。
臣藥群:
- 生地黃、熟地黃:分治陰虛火旺與精血枯涸,酒製後減寒性,助溶出脂溶性成分。
- 赤白何首烏:赤者(生品)瀉肝風,白者(製品)補肝血,平衡「補不留邪」的制方智慧。
佐使配伍:
- 天冬、麥冬:清金滋水,克制鹿茸燥性,呼應「補上治下製以緩」的煎膠法。
- 牛膝、枸杞:引藥下行,專注下焦虛損,尤宜腰膝痠軟、遺淋之證。
二、製劑工藝的增效原理
- 五次熬汁:分次提取皂苷(人參)、多糖(何首烏)、膠原(鹿茸)等不同極性成分,避免高溫破壞。
- 酒調化服:乙醇促溶膠質,行藥勢至週身;「空心服」使藥效直趨下元,尤重命門之火。
三、治療機轉推論
此方體現「太極陰陽互根」思想:
- 陰陽雙補:天冬、麥冬配鹿茸,陽生陰長;
- 氣血兼顧:人參推血行,枸杞生地養血柔肝;
- 先後天同調:人參益脾氣,鹿茸振腎陽,共成「先天生後天,後天養先天」之循環。
結論:八仙斑龍膠以「精血-氣陽」為靶點,透過膠劑緩釋特性,修復多系統虛損,其組方嚴謹契合「形神兼養」的中醫補益大法。
傳統服藥法
人參5兩,天門冬(去心)5兩,懷生地黃(酒洗)5兩,懷熟地黃(酒蒸)5兩,麥門冬(去心)5兩,懷牛膝(去蘆用)5兩,甘枸杞子8兩,白何首烏8兩,赤何首烏(以上俱銼咀片)8兩,老鹿茸(燎去毛,截二寸長,劈兩片,水洗淨)20兩。
補益。
將上藥均入大砂鍋內,熬汁5次,將滓濾淨,再熬至5碗,則成膠矣。
每服銀茶匙2-3匙,好酒調化,空心服;或酒化膠為丸尤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八仙斑龍膠, 出處:《夀世保元》卷四。 組成:人參5兩,天門冬(去心)5兩,懷生地黃(酒洗)5兩,懷熟地黃(酒蒸)5兩,麥門冬(去心)5兩,懷牛膝(去蘆用)5兩,甘枸杞子8兩,白何首烏8兩,赤何首烏(以上俱銼咀片)8兩,老鹿茸(燎去毛,截2寸長,劈兩片,水洗淨)20兩。 主治:補益。主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虛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